宋朝宰相王安石,青年時期赴京趕考,路過馬天官的門前,只見門頭上高懸一盞走馬路,旁邊掛了一只上聯,上寫道: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下頭還附有小字,寫的是:行路人等,凡能對出下聯者,本府愿招為東床佳婿。
王安石看過,笑了一笑,因科場緊急,不能怠慢,隨打馬往前去了。
第二天,王安石進入考場,只見院內高懸一桿大旗,旗上畫了只飛虎,王安石正在揣測旗圖之意,只聽黃門官高喊:“臨考生員注意:今年科考沒有題目,各位只按旗虎之意寫一文章。”王安石遂按旗虎這一題目,憑自己揣測之意,很快把文章寫好,呈給考官。
王安石離開考場之后,頓覺渾身一陣輕松,好象千斤重擔突然從肩 上撂掉一樣。他從考題馬上聯想到了昨天馬天官門外的征聯,遂大筆一揮寫出了下聯:飛虎旗,旗飛虎,旗倒虎卷身。
上下聯經送給馬天官過目之后,拍案叫絕,隨招王安石為東床佳婿,擇定吉日,完成大禮。就在舉行婚禮那天,天官府喜氣洋洋,尤其是正堂上,門窗上到處貼的大紅“喜”字,更是打眼炫目,把整個天官府映得一片紅光。
就在賀客逐個敬獻賀詞,喜娘高唱喜歌,滿府一片歡騰喧鬧的時候,突然有人高喝:“報——”眾人扭頭一看,原來是個黃門報官飛馬來報:“王安石高中進士!”
這更是一場大喜,天官府爆起一陣歡聲。馬天官手捻銀須哈哈大笑道:“這叫做喜上加喜,雙喜臨門!”隨命家人在全府上下、門里門外貼的大紅“喜”字上,并排又貼了一個大紅“喜”字,成了并肩雙喜。
自此以后,愛講吉利的中國人,逢上喜慶之日,都愛剪出雙“囍”字貼在庭堂上、門窗上,以示雙喜臨門之意。
這就是中國雙“囍”字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