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周口關帝廟來了兩位特別的客人,他們是中國古建筑方面的大家羅哲文和鄭孝燮。其時,周口正為關帝廟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而努力,兩位大家是應邀前來鑒定的。他們在關帝廟一點點看時沒有任何的表情,但等看完后,羅哲文不自覺地說:“這是真國寶!”
大家的發言,奠定了周口關帝廟的古建地位,就這樣,在1996年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上,周口關帝廟名列其中。實際上,關帝廟在建成之后便受到人們的特別關注,也成為周口一景,歷代人士多有盛贊。清代文人高麟超在《洗凡文抄·陳州紀勝》中寫道:“關圣帝裝塑威嚴,雙石坊鏤刻精妙,春秋閣飛檐建瓴,鐵旗桿直插云霄,集公輸之巧,蔡冶煉之精……勝跡也!”
由于耗銀巨大,周口關帝廟不是一次建成的,所以廟內有了不同年代的建筑。廟是以山陜商人集資的方式完成的,集資的方式分為兩種:坐賈布施,行商抽厘。布施,是指在周口有固定商鋪的商人捐贈;抽厘,是指對行走于周口及外地的商人按照“千錢抽一”的比例抽錢。也正因為這樣的籌資方式,才有了周口關帝廟這一具有不同藝術特色的建筑群。
周口關帝廟是一座具有鮮明地方風格的古建筑群,它布局精巧,殿堂宏偉,雕刻瑰麗,素以其巧奪天工的藝術裝飾著稱于世。圖為周口關帝廟石牌坊。□首席記者李紅軍文圖【原標題: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標——周口關帝廟系列之一 周口關帝廟頗具藝術價值的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