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氏莊園,無官宦之家的氣派,卻透著敦厚堅實、質樸規整的氣息。葉家打算謹慎長遠,掙了錢也不揮霍浪費,用大部分積蓄建宅院。
葉家是四合院式民居,這是典型清代北方民居,盛行于東北、華北、西北地區。
這種民居,灰瓦硬山,形制特征為組成院落的房屋是分離的,住屋間以走廊相連或不相連,各幢房屋皆有堅實外檐裝修,所包圍院落面積較大,門窗皆朝向內院,外部包以厚墻。房屋采用抬梁式構架。葉氏莊園一宅三院,基本符合這種特征。
這種民居形式,夏季接納涼爽自然風,有寬敞室外活動空間;冬季可獲較充沛的日照,并避免寒風侵襲。
清代北方四合院式民居中,以北京四合院最規則典型。相傳葉氏莊園建造時,周邊無可參考者。葉家人去了北京,看到北京四合院磨磚對縫,小刀勾灰,一青到頂,上散青瓦,前墻推窗亮,外出走廊,多進院落設過廳與左道,氣派方便,便把這些元素都用在自家建筑上了。
清代北方四合院式民居中,透過建筑格局,也可體現出儒家文化特質。
葉氏莊園一宅三院,每進院落長寬相等,方方正正,是所謂的“四合頭院”。從房屋布局看,每進院房屋都體現主次相配、長幼有序的對稱和諧。長者居上房,幼者居廂房,廂房低于上房。廂房中,長子居左次子居右,兩房格局一樣。
四合院內既有公共空間,又有獨立空間,大家例行晨昏定省、共餐、問候、道賀的老規矩,追求著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天倫之樂,傳達著長幼有序、尊卑有禮的儒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