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良心”這三個字是張喜鳳的做人準則。
張喜鳳是駐馬店泌陽縣花園鄉曹莊村的一個農民,五年時間,先后收養了3個分別患有先天性脊椎裂、先天性心臟病和哮喘病、先天性鼻子塌陷和唇裂的重病棄嬰,欠下40多萬元外債。她多年如一日伺候3個孤寡老人,同時是10多名孤兒的“媽媽”,她幾年來助學善款超過20萬元;限塑令頒布后,她自制1萬個環保購物袋贈送給群眾;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她連夜購買5噸大米和2000枚咸鴨蛋送往災區;青海玉樹地震,她捐助90袋大米,60件雜糧,4000枚真空咸鴨蛋等價值2萬多元的物品……可在她的家里,除了一臺破舊的電視機外,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
對于這些,張喜鳳說她只是在做對得起自己良心的事。
2006年3月的一天,張喜鳳和嫂子帶著自己兩歲的兒子和剛滿月的女兒一起去醫院看病,看到有很多人圍著地上的一個孩子,有人用腳挑開蓋嬰兒的小毛毯想看看得的是啥病,張喜鳳說自己當時心里一顫,覺著非常難受和揪心,處于一種本能的母愛,她把懷中的孩子遞給嫂子,彎腰抱起地上的孩子就要沖上樓去,嫂子拽住問她想干啥,她說,給孩子看病!
經醫生診斷,孩子患有先天性脊椎炎,情況很危險,并建議母乳喂養。張喜鳳便狠下心給自己剛滿月的女兒斷了奶,用自己的乳汁來喂養這個撿到的孩子,并給這個孩子取名安夢,希望她能平平安安。小安夢身體稍微好轉一些張喜鳳便去鄭州給她做手術,家人都想不通,張喜鳳只是說了一句:“這個小妮更嚴重,我們要不管她可咋辦啊。”
就因為這句話,張喜鳳為小安夢治病先后花了幾十萬元,負債累累。
這件事情被人們知道后,又分別有兩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和哮喘病、先天性鼻塌陷和唇裂的嬰兒被放在她家門口,張喜鳳都義無反顧地收養了她們,并給她們治病。這兩個孩子,她分別取名安雅和安焉……
幾年來,張喜鳳經常輾轉于西安、太原、鄭州等地的醫院,只要聽說哪里有能治孩子病的醫院她就抱著孩子趕過去,許多專家都記住了這個抱著孩子、背著大包的執著的河南農婦。
當問到這樣做值不值時,張喜鳳毫不猶豫的說,值,因為是一個生命。
張喜鳳常說,我還年輕,我還能干,幫助別人我啥都不圖,就是憑良心,就是想對得起良心。
就像一位網友說的,張喜鳳以及許多像她一樣普普通通的人,不就正是河南人的良心嗎?(記者 時運斌 宋向樂 實習生 游冰文)【原標題:感動中原候選人物張喜鳳:我啥都不圖 就是憑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