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移星轉,四季更迭,不變的是他對銅版雕刻的一腔摯愛;白云蒼狗,桑田滄海,未改的是他對銅版雕刻專注的姿態。雖然成果頗豐,但他依然沉心雕刻,臨池不輟。六旬老人陳木林是銅版雕刻的專利發明人,中國銅版書畫藝術的開創者。鐘愛銅版雕刻已有多年,他一步一個腳印,踏實苦干,如今依舊堅守在自己的銅版雕刻的事業里。
銅版雕刻是一種制作復雜的工藝,目前國內此行業并不多見,從事人員也相對較少,而陳木林卻單單的對這情有獨鐘。因為稀有,愈顯珍貴,也讓陳木林更堅定了要做出一番成績來的決心。銅板本就堅硬,在上面雕刻,耗費時間久,過程繁瑣,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而且這種工藝基本全靠陳木林的手工制作,但他始終如一的堅持多年,如今這已成為了他的事業。
銅版雕刻《文化巨人孔子》
2007年陳木林開始制作銅版雕刻,內容以傳統書畫和人物為題材。因為陳木林覺得以歷史題材為主,可以傳播知識,讓人們了解過去的歷史典故,對社會有良好的教育作用,也可以使后人受益。這雕刻的銅板上寄托著陳木林一顆樸素卻無比善良火熱的心,他覺得這是責任,這有價值,所以他義無反顧的要做下去。雖然他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他知道,自己做這散發著墨香的銅版雕刻是有意義、有價值的!銅版雕刻工藝制作緩慢,陳木林卻從未停下他努力的腳步,無論世事如何變幻,他始終保持著平均一年一幅作品的速度踽踽前行。這是他的勤懇,亦是他的堅持。到目前為止,陳木林已經完成了七套作品,其中《關圣帝漢夫子風雨竹》與《文化巨人孔夫子》先后于2011年和2012年獲得國家專利。
銅版雕刻《四條屏》
七年過去了,陳木林不忘初衷,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在做著自己喜歡的銅版雕刻。如今已躍進了第八個年頭,他的這份決心與毅力,喜愛與鐘情,依舊懷揣在心坎里,未曾有一絲的改變與動搖。七年里,他創作了圖文并茂的《漢夫子風雨竹》、溫儒謙和的《文化巨人孔子》、靈動飄逸的《蘭亭序》、字跡稠密的八扇《千字文》、古意盎然的《福祿壽禧》、大氣奔放的《四條屏》、豪放瀟灑的《錄三國演義詞》。每一次作品的成形,他都是滿滿的幸福與喜悅,這銅版雕刻儼然也成了他的一種雅致情趣。
這情趣如影隨形,伴隨著他走過職業的歷程、人生的風雨,伴隨著他走到今天的風清日麗,碩果芬芳,還將繼續伴隨著他走向光輝燦爛的錦繡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