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唐堯為君時,登封縣叫崇地,嵩山叫崇山。那時,普天下洪水泛濫,人們無法生存,紛紛逃往崇地。因為這里地勢高,又有個酋長崇伯鯀領著堵水,就留下一大片土地,可供居住。因此鯀也有了名聲。
名聲傳到唐堯耳朵里,他就派鯀專門去治水。鯀只知道堵,一連治水九年不成,便被唐堯殺了。
虞舜為君后,鯀的兒子大禹要求繼承父親治水。舜看禹有決心有才能,就答應了。禹的朋友伯益,勸禹用疏浚的辦法去治水,一連治了十三年,開出九條河道,終于治水成功。
大禹治水到了涂山,人們看大禹三十多歲還沒有娶媳婦,就把一個最好的姑娘涂山嬌嫁給了他。婚后,禹把涂山嬌帶回崇地。涂山嬌的妹妹涂山姚不愿離開姐姐,也一起到崇地安家。大禹把涂山嬌安排在崇山腳下居住,把涂山姚安排在季山腳下居住。安排停當后就又治水去了。一次路過家門,同伴勸禹進家看看,禹卻說;“治水時間要緊,不能因顧自己耽誤大事。”就這樣大禹一連三過家門口,都沒進門看上一眼。后來,要開鑿龍門口必先打開軒轅關,工程就在家門前,禹這才見到了涂山嬌。由于涂山嬌發現了丈夫的化身是黑熊,一氣變成了石頭。大禹從石頭中喚出了兒子啟,可是抱著孩子怎去開山呢?無奈只好找妹妹涂山姚了。當涂山姚知道姐姨的事情后,便從大禹懷中把啟接了過來。涂山姚見大禹為民治水的一片心堅如鐵石,十分愛慕,便繼她姐姐嫁給了大禹。從此,她不僅代姐姐照料孩子,還代姐姐一天三頓為大禹準備飯菜。從此,大禹就把涂山嬌住的崇山叫“太室”,把涂山姚住的季山叫“少室”,“太室山”與“少室山”也就從此得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