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鄭州工藝 >> 收藏與交流 >> 瀏覽鄭州

賞玩文明碎片 穿越千年歷史(2)

2013/9/13 17:57:27 點擊數: 【字體:

    “建立鄭州市上街區長軍古陶瓷博物館,有利于對古陶瓷專題性研究,提高古陶瓷,特別是中原地區的古陶瓷研究的整體水平。通過對古陶瓷文化的挖掘、研究、學習、交流,增進各地域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發展,提高藏品等級和博物館的影響力,對我國古代文化遺產進行有效傳承和保護。”

    朱長軍介紹說,博物館屬非營利性非國有文化單位,經費來源主要靠個人自籌和企業、個人捐助。這是由博物館的基本屬性決定的。“博物館屬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單位。目前,國內的博物館要靠自己掙錢運營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包括北京、南京、西安等著名的旅游城市在內,很少有博物館的個體能夠盈利。”

    博物館經費來源的運行模式是通過整體文化旅游資源來促進旅游消費,來拉動地方經濟,增加財政收入,然后再以財政支持博物館的運營,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為了建立這個良性循環,長軍博物館正在想盡辦法豐富拓展博物館的運作模式和經營空間。“可通過紀念品研發、學術講座與交流、展品對外交流租展、與教育旅游部門合作、網上論壇等方式。我們現在正在制作一批拓片,應該會被收藏愛好者們喜愛。”

    收藏界公認的已進入古陶瓷收藏高級階段的標準只有兩條:其一,已創辦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個人或私營古陶瓷收藏博物館;其二,古陶瓷收藏館內已收藏展出了歷代各大窯口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標準器。朱長軍正在這條路上穩步前行。

    B

    場館初探

    從古樸走向燦爛

    長軍古陶瓷博物館風格明朗布局大氣,展廳共分兩層,內設陶器、瓷器、精品、標本四個展廳。由于博物館受藏品和場地的限制,不求詳實地展示陶瓷的發展史,重點展示以元代以前的古陶瓷為主,兼顧少量青銅器和古代錢幣等。

    走進第一展廳陶器廳,“古樸”之感撲面而來,這里按年代順序展示了從仰韶文化彩陶到隋唐時期的古陶器為主的各時期陶器。其中有不少帶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器皿,如距今4000~6000年的仰韶文化彩陶片,其紋飾活潑生動,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漢代的存錢罐,保存得很完整,內還有漢代五珠錢幣;還有漢代的陶井,它滿身的紋飾,其中表現的故事都是當時社會的縮影。唐代的彩陶燈、彩陶塔,歷史悠久、做工精細……

    第二展廳為瓷器廳,展品以古瓷為主,從原始青瓷到金元時期的各時期瓷器類的精品。從最初青瓷到唐代成熟的瓷器盛行,其間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類別的陶瓷器琳瑯滿目,瑩潤如玉的單色釉瓷、五彩繽紛的彩瓷,將精美的制作工藝、別致的器物造型和獨具一格的釉色胎技術一一展示在觀眾面前,散發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其中遼金時期的鐵銹花梅瓶,是目前國內絕無僅有的早期盛酒器。

    第三展廳為精品廳,位于博物館二樓南廳,主要展示各個時期的古陶瓷精品。其中有漢代綠釉錢柜,將生命之綠,很巧妙地移植在陶瓷器上,非常漂亮,反映了當時經濟發展、人們生活富裕的一種狀態;唐代厚葬之風的產物——唐三彩,絢麗斑斕,雍容華貴,是陶瓷工藝中一支獨放異彩的鮮花;唐代白瓷、俑、萬年罐、三足爐、白瓷塔式罐等,胎釉白凈,標志著白瓷的真正成熟;金元時期的玉壺春瓶、俑、黑釉罐、碗等,均體現了遠古時代陶瓷藝術大師們精湛的技藝和無窮的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展廳——標本廳。廳內以古陶瓷標本為主,展示了各時期、各窯口不同品種具有代表性的瓷片,為陶瓷愛好者學習交流提供了便利。展廳里羅列的耀州窯、龍泉窯、鞏義窯、汝窯等窯口標本,為古陶瓷愛好者建立起一個標本室,讓收藏愛好者通過觀察、分析器型、胎質、紋飾、釉色、工藝、款識等來判定它的年代,相互交流,提高鑒別知識。

    C

    鎮館之寶

    唐青花塔式罐

    將人們對青花瓷的認知從元代推到了唐代

    青花瓷是中國陶瓷中極富特色的傳統主流產品,千百年來深受中外人士的喜愛。近年來,隨著國內對文物藝術品收藏的不斷升溫,青花瓷已成為眾多收藏愛好者關注的焦點。2005年7月,英國倫敦拍賣了一件中國“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以2.3億元人民幣成交,創造了中國古代陶瓷史上的神話。

    青花瓷價值巨大,但是青花瓷究竟是從什么時間開始燒制的?它的窯址在哪里?它又是怎樣產生和發展而成的?

    1998年,印尼海域一艘被稱為“黑石號”的9世紀初阿拉伯沉船中發現了3件唐青花瓷盤,船中還發現了長沙窯生產的帶有唐“寶歷二年”(826年)題銘的瓷器。1975年至1983年間,江蘇揚州市中唐時期的文化遺址中出土唐青花瓷殘片以及完整或可修復的白釉藍彩器。以上兩次重要考古發現,解決了唐青花的相對生產年代、貿易市場及出口到海外的航線、外銷地區等問題;2002年鞏縣窯址的考古發掘,找到了包含唐青花執壺、碗、盤、盒、枕等器物殘片的文化層,解決了唐青花的產地與層位關系問題。以上每一次重要發現,都曾在海內外學術界引起轟動,同時將唐青花的研究工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2006年10月,鄭州考古研究院在上街區峽窩鎮發掘了一批晉、唐時期的墓葬,在一唐墓的墓室出土的隨葬品中有兩件青花塔式罐,不僅是國內首次發現的有明確出土地點、時間和出土單位的完整器,并且是一種新器型,裝飾紋樣也有多種前所未見的。這一發現曾引起了古瓷器鑒定專家耿寶昌先生的注意。

    唐青花瓷將人們對青花瓷的認知從元代推到了唐代,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據了解,唐青花瓷世界僅存8件,長軍古陶瓷博物館的這件是僅存在民間的瑰寶,2011年在北京萬壽寺進行展出時,震驚了收藏界。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鄭州晚報 2013-9-1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