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情有獨鐘
河南貢白瓷 名窯當之無愧現大唐風范
在長軍博物館二樓第三展廳入口處的接待廳,有一個展示柜,里面放著一些物件,看似不起眼的東西,沒想到卻是朱長軍的最愛。放在這里,無論是喝茶還是辦公,隨時都能看到。
“這些就是貢白瓷。大多來自鞏縣黃冶窯。鞏縣窯不僅是中原地區燒制唐三彩的重要產地,而且也是貢白瓷的官窯作坊之一。”朱長軍介紹說,《國史補》、《元和郡縣圖志》和《新唐書·地理志》中有河南盛產白瓷向長安進貢的記載,由于西安唐長安城西市遺址及唐大明官遺址出土的白瓷中有鞏縣窯白瓷,從而得以證實。唐代時的鞏縣到長安交通十分方便,兩三里外即是洛河,瓷器用船運輸,可達洛陽,溯黃河入渭直抵長安。
朱長軍拿起一個燒殘的貢白瓷用手電筒照亮給我們看,薄透如玉,“鞏縣窯白瓷有精粗之分,精細白瓷碗、盤均用匣缽裝燒,因此釉色比較純凈。”
“鞏縣窯唐代白瓷給人的最大感覺就是形制規整,大氣,一眼就能看出它出自名窯,它的燒造溫度也很高,瓷化性強,釉水肥厚,開片明顯,玻璃感強。胎土也厚重,沉穩,渾圓大氣而不失莊重,器形上深具唐代大國之遺風。而且鞏縣窯產品出土遺存較多,全國各地唐代遺址中都有發現,說明它在當時也是很受國人喜愛的。”
一般說起唐白瓷,必然會說到唐代邢窯白瓷與河南鞏縣窯白瓷。這是唐代制瓷業所說“南青北白”,北方白瓷燒制最著名的兩個窯口,代表了唐代我國北方白瓷燒造工藝的最高水平。鞏縣黃冶窯址已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標題:賞玩文明碎片 穿越千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