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百年莊園
鞏義泰茂莊園從規(guī)模和年代上雖然比不上康百萬莊園、劉鎮(zhèn)華莊園、張詁莊園,但它是一個牧羊人建起來的,不是朝廷大員也不是一方富豪,如何建起規(guī)模氣勢宏大的建筑群落?一種說法是明末分得李自成一部分金銀財寶發(fā)家,一夜暴富;一種說法是靠一盤“龍王磨”辛勤勞動致富。眾說紛紜,究竟是如何建成的已無法考究。初冬的一天,記者來到有著300年歷史、充滿神秘色彩的泰茂莊園,領(lǐng)略其中的奧秘。
李自成留下的金銀之謎
泰茂莊園位于鞏義市新中鎮(zhèn)靈官殿村,莊園坐西北面朝東南,依山而建,像一座堅固的城堡,進(jìn)可以攻,退可以守。山崖、房屋、窯洞、庭院、樹木,互相映襯,錯落有致。共分七層九洞,即:七層院落、頂部窯洞九個。莊園現(xiàn)存房屋40間,窯洞45孔,南北長200米,東西寬50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據(jù)鞏義市文物旅游部門介紹鞏義泰茂莊園由清代張書泰建造,此處民居的發(fā)現(xiàn),為研究清末和民國時期的民間建筑提供了實物依據(jù)。
陪同記者的鞏義市文物旅游局宣傳科高峻說,從布局、建筑風(fēng)格方面看,泰茂莊園是由一代人來建的,一代人靠牧羊建起如此大的莊園,幾乎不可能。鞏義有一個牛狀元府,牛狀元府是由清朝牛鳳山武狀元和兒子牛瑄兩代人建的,他們在清朝官至一品,但牛狀元府與泰茂莊園相比仍遜色不少。一品大員都建不了那么好的莊園,一個牧羊人在當(dāng)時的歷史條件下更不可能建成。
在靈官殿村,一位86歲在村口散步的老漢告訴記者,他聽祖輩們講,張書泰的父輩或祖輩是明末起義軍領(lǐng)袖闖王李自成一個隊伍里的將領(lǐng),在李自成被清軍趕出北京城失敗后,分得一部分金銀財寶。為躲避清軍的追殺就帶著金銀財寶到深山里定居。張書泰一夜暴富,建起了這個莊園。究竟是不是,如今已成了難解的謎,無法考究。
祖?zhèn)?ldquo;龍王磨”致富之謎
300多年前,依托山區(qū)豐富的石材資源,新中鎮(zhèn)孕育了眾多手藝高超的石匠和石磨加工莊園。泰茂莊園的主人張書泰,當(dāng)時在玉仙河上建起了第一座“龍王磨”。“龍王磨”用洶涌的河水做動力,帶動石磨磨面粉、磨豆腐。鼎盛時期的泰茂莊園有 8 個石磨加工廠和豆腐坊,擁有 1400 公頃土地的泰茂家族由此成為鞏義市第二富豪。
縱觀整個莊園,記者發(fā)現(xiàn)整個莊園每一排為一個大院,幾個大院的北部窯洞和院落相接處有一暗道溝通,這個通道暗道平時藏寶,戰(zhàn)時全家從此道逃跑。6個院中自上而下原有拱卷式連通各院的兩條路,一條專供男人上下,另一條專供女眷行走,封建禮制男女有別觀念,從這兩條路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另外還有一座專供結(jié)婚的屋子,全家不管哪一代、哪個人結(jié)婚,都在這座屋中舉辦,待下一個家庭成員結(jié)婚時,才搬入其他窯房中,依此類推、頗有特色。更奇怪的是,幾乎每層窯的內(nèi)部,都有一個上下相通、直徑10厘米左右的傳音洞,一旦有“敵情”,即可通過這些豎洞層層相互傳達(dá),按部署統(tǒng)一行動。鞏義播報 陳振翔 文/圖【原標(biāo)題:神秘的百年莊園 探訪鞏義七大莊園之泰茂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