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鄭州

記泥塑藝術傳承人王金海

2017/3/28 17:25:18 點擊數: 【字體:


    大到五米塑像,小到袖珍泥人,他都游刃有余;磚雕、銅鏡模版,他的作品皆是精工細刻,樣式繁復。他就是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泥塑藝術傳承人王金海。今天,印象河南網帶您走近中牟縣泥塑藝術傳承人王金海的藝術人生。
 
記泥塑藝術傳承人王金海
 
    北臨黃河的中牟縣地處黃河沖積平原之上,那里土質細膩膠黏,具有很強的可塑性,為泥塑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中牟泥塑主要流傳區域在萬灘、劉集、東漳和狼成崗等鄉鎮。王金海就出生于中牟縣萬灘鎮十里店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王金海的祖輩就靠泥塑吃飯。
 
    中牟的泥塑行業在清朝末年興起,那時,王金海的曾祖父王秀生為了生計,開始學捏泥人。民國年間,王金海的曾祖父王秀生和祖父都以塑神像為主,奔波于黃河兩岸。新中國成立后,大家都是在勞動之余捏捏泥人、動物、玩偶等。中牟泥塑藝術就這樣經過幾代人的傳承被保留下來。而王金海的外公也擅長捏泥人,還是中牟當時遠近聞名的畫師。王金海的父親深得他的真傳。
 
記泥塑藝術傳承人王金海
 
    在父親的影響下,王金海從小就喜歡繪畫,捏泥人。上學期間,他主要跟著父親學習泥塑。初中畢業后,19歲的王金海在父親的鼓勵下外出拜師學藝,他就到了鄭州市黃河游覽區,跟隨著名磚雕藝術家張存生、張存仕兄弟學習磚雕藝術。最初的學習從活泥開始。王金海每天要活大量的泥,往往一活就是一個星期。高強度的學習并沒有打擊到王金海,他堅持不懈地學習了三年,這也為他的藝術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離開鄭州市黃河游覽區后,王金海開始到處給寺廟做神像,吃起了百家飯。他先后參與了愚公移山遺址的玉皇大帝、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靈寶道君、四大天王,亞武山道觀中玄武大帝巨幅塑像的主創。1992年,王金海正式開始個人獨立創作,先后完成了朱仙鎮岳飛廟中的岳母刺字、岳飛、岳云、岳霖、岳震、岳霆等十八尊巨幅塑像;1996年8月,在中牟縣潘安故里游樂園中創作了高達5米的潘安大型塑像。
 
    既繼承了家傳泥塑藝術的精髓,又學習了張存生、張存仕兄弟的磚雕技藝,王金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功底與藝術風格,制作精良的泥塑作品受到業內廣泛的關注。1999年,王金海受聘于瓷都神垕鎮的一家青銅器廠,開始了新的藝術創作。
 
    到了青銅器廠后,王金海主要負責做青銅器、鈞瓷造型。雖然這些跟之前的大型塑像、磚雕都不一樣,但觸類旁通、悟性極高的王金海很快就掌握了這門技藝,并開始接觸工藝非常復雜的銅鏡模版雕刻。
 
記泥塑藝術傳承人王金海
 
    銅鏡制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一般銅鏡造型,皆須先制模,后制范。因為制模材料的不同,存世的大多是銅鏡,而完好的銅鏡模版則是少之又少。掌握銅鏡模版雕刻技藝的藝人也非常罕見。創作銅鏡模版,王金海沒有得到任何人的技術指導,全靠自己的摸索。憑借著扎實的雕刻技藝,王金海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逐步掌握了這一技術。
 
記泥塑藝術傳承人王金海
 
    銅鏡模版的創作非常考驗藝人的雕刻技藝,尤其是繁復的銅鏡背面紋飾,稍有差錯就要重新來過,往往最能體現銅鏡的價值與藝術水平的高低。王金海在神垕七年期間,先后雕刻了八百塊銅鏡模版。他的銅鏡模版圖案精美,包含各種人物山水、花鳥動物等;刻紋粗細變幻、花葉虬枝如刻泥,深淺適度,明暗有序,蒼勁有力;巧妙利用高浮雕技藝,使模版更加立體生動。單是欣賞其銅鏡模版,就足以讓人嘆為觀止。
 
    藝術的追求永無止境,不安于現狀的王金海在神垕工作八年后又回到了家中,開始自由創作。家傳的泥人,磚雕,大型塑像,銅鏡模版雕刻,王金海四者兼顧。2015年,王金海在中牟舉辦了個人泥塑作品展,70多件泥塑作品題材廣泛,涉及鄉村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態栩栩如生,充滿了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同年,王金海被批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泥塑藝術傳承人。
 
    談到對今后的打算,王金海說,以后想成立一個工作室。準備創作一版百米長的動物大世界雕刻作品,對自己的泥塑創作和雕刻技藝也算是一個總結。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