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焦蓋燒餅”可謂是人人皆知,它焦黃酥脆,味美可口,是地道的登封特色小吃。但正宗的芝麻焦蓋燒餅與我們在市場上常見的不同,其特點有:黃焦酥脆,圓形厚墩,表面黃焦,底面干酥,內層松軟,焦面上全是脫殼芝麻仁,焦蓋可以揭起,吃起來酥脆馨香、香味撲鼻、味美異常。
2013年9月3日,孫江林從91歲的老父親孫大洞手里接過‘燒餅板’成為第六代傳承人。登封市事務局局長劉國棟、登封市嵩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民協主席常松木、登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組長耿丙倫、登封市文化館副館長秦松錄、登封市文化館副館長、非遺辦副主任李艷艷等領導參加了傳承儀式。
燒餅制作工藝在孫氏家族近200年歷史了。自2009年6月,“芝麻焦蓋燒餅”被申報為登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來,受到了各地旅游愛好者的廣泛好評,2010年又被央視專題報道,后于2011年3月申報成為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而其第六代傳承人孫江林為此做出了不少努力。孫江林,現年55歲,15歲起就開始學做燒餅,如今已有30年光景,孫師傅做了這麼多年燒餅,為燒餅付出的這麼多心血,就想著今后把燒餅發展成為登封的一種文化產業。登封市文化館副館長、非遺辦副主任李艷艷介紹:下一步,我們打算將努力把“芝麻焦蓋燒餅”申報成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讓燒餅一步一步的走向全國,邁向世界。
登封市嵩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民協主席常松木介紹說:焦蓋燒餅是第三家鄭州市級生產性非遺保護項目,也是我市十大文化符號之一,而孫師傅焦蓋燒餅的生產,將會帶動一大批燒餅制做者向傳統工藝發展,實現規模經營,提高經濟效益,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登封市級的非遺項目有160多家,其中,鄭州市級的非遺項目33家,河南省級的有10家,國家級的1家。(通訊員:康小孬)(原標題:孫江林成登封非遺“芝麻焦蓋燒餅”第六代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