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由鄭州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中國文物報社、鄭州市文物局主辦的紀念登封玉村二里頭文化遺存發現60周年研討會在嵩山飯店舉行。來自中國社科院、中國科學院、國家歷史博物館、北京大學、吉林大學、河南省博物院、省社科院、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鄭州大學的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談二里頭文化遺存的重大學術價值和發現意義,并就如何促進新時期考古事業的發展各抒己見。研究會名譽會長王文超,省轄市市長級干部丁世顯、市政協副主席張民服等出席活動。
據了解,二里頭遺址位于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村,遺址距今3800~3500年,相當于中國歷史上的夏、商時期。二里頭文化最早于1953年在登封的玉村遺址發現,但當時并未對此類型的文化進行命名;1956年發掘鄭州洛達廟遺址的時候,玉村文化遺存一度被稱為“洛達廟類型”;1959年起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進行科學發掘以后,發現其二里頭遺址更具典型性,故將這種類型的遺存命名為二里頭文化。目前二里頭文化已經發現近百處遺址,有洛陽東干溝、矬李、東馬溝,鄭州洛達廟等。
正如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周昆叔所言,二里頭文化開夏代王朝文明之先河,是華夏文明萌生的基礎,也是祖國觀念形成的誕生地,是嵩山文化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院殷瑋璋、鄭光,省博物院研究院許順湛,北京大學教授宋豫秦等考古界知名專家紛紛發言,暢談二里頭文化遺存考古發掘的重大意義,并就做好下一步研究、總結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原標題:專家談鄭州二里頭文化 稱其是華夏文明萌生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