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高寨村:位于二七區南部。據火神廟碑文載:州治南高家寨村,村里原有高、荊等7姓,因歷史變遷,高姓子孫繁衍,人丁興旺,故名。原以蔬菜、副業為主,現以服務業、租賃業為生。
(7)焦家門村:位于二七區西北部,是市區農業村。清朝時,村中有魏、焦兩姓,叫魏樓村。后魏姓遷出,焦姓增多,易今名。無耕地,以旅社、飯店為主。
(8)王胡寨村:位于二七區南部,臨南三環路。據史載:明朝末年,胡姓始祖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形成村落,原名叫胡家寨,后村西王姓漸多,改名王胡寨村。以種菜為主,兼辦服務、租賃業。
(9)西陳莊村:位于二七區北部。明朝永樂年間,先祖陳自強,遵官府移民之令,攜大兒子陳杰、二兒子陳舉、小兒子陳選徒步到這里安營扎寨,隨著歲月的變遷,先祖把小兒子留在身邊,叫西陳莊;大兒子、二兒子帶其妻小分到村東獨立門戶,即叫東陳莊。現在村民們多以經商、租賃為主。
(10)蜜蜂張村:位于二七區東北部。據傳,清朝年間,一張姓后裔張廣德靠祖傳蜂藝,由開封輾轉到此定居。張見這里百花含笑,景色宜人,是養蜂的好地方,從此這里養蜂業蓬勃發展,遠近知名,張為人忠厚,樂于助人,張仙逝后,村民們為銘記他的善績故將村名叫蜜蜂張。無耕地,村民以經商和修理業為主。
(11)馬寨村:位于二七區東北部。清康熙年間,有劉、馬兩姓在此居住,叫小劉莊。后來馬姓出了監生,民國初年更名叫馬寨。村處鐵路線邊沿,后來成為鐵路職工家屬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