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您可知道,《詩經》中這些經典句子都誕生于河南鄭州嗎?9月4日,原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現臺灣世新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洪國梁教授來到河南博物院,與數百名觀眾一起分享了《詩經》中產自鄭州的情詩。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風”是地方民歌,共160篇,其中出自河南的就有74篇。洪國梁教授不禁贊嘆:“中原文化在中國文化和文學中的地位首屈一指,想了解中國文化、中國文學,不能不來河南。”
《詩經》中不僅產自河南的詩歌多,產自鄭州的情詩也不少。洪國梁教授表示,在21篇《鄭風》和4篇《鄶風》中,情詩占了15篇。這些情詩表達的情感各不相同,如《東門之墠》表現了女子暗戀男子的相思之苦,《褰裳》表現了女子失戀后的堅強,《野有蔓草》表達的是一見鐘情、兩情相悅的幸福。洪國梁說:“從類型上看,《鄭風》中的情詩大多表現的是女追男,可以看出,春秋時期鄭州地區的女子多情又熱情,不虛偽、不做作,敢愛敢恨。”
為什么這么多情詩產自中原?洪國梁教授認為,當時鄭國地理位置重要、自然風光好、商業發達等都是醞釀浪漫情詩的重要原因。洪國梁說:“詩是心靈之聲,好的詩歌作品一定是作者內心真情實感的流露。去讀《詩經》吧,它不僅能讓生活變得浪漫,也能使人遠離功利、身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