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新聞資訊 >> 瀏覽鄭州

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總結表彰會在鄭召開

2014/12/29 11:26:32 點擊數: 【字體:

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總結表彰會在鄭召開
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總結表彰會現場
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總結表彰會在鄭召開
省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陳義初出席會議并講話
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總結表彰會在鄭召開
省文化廳副巡視員孫鵬主持表彰會并宣讀廳長楊麗萍講話
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總結表彰會在鄭召開

河南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向稀有劇種搶救工程捐贈資金100萬元
 
    歷時兩年的“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經過我省各地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豐碩成果。12月25日下午,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總結表彰會在鄭州召開,表彰了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省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等20家單位、劉亞光等28位個人獲得表彰。

    省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陳義初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省文化廳副巡視員孫鵬主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劉春曉做“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總結,表彰會上,河南省中華文化促進會還向稀有劇種搶救工程捐贈資金100萬元。

    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省文化藝術研究院負責同志及各省轄市、直管縣文廣新局主管局長、非遺科科長、非遺中心主任及部分稀有劇種保護單位負責同志80多人參加了會議。

    陳義初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全省稀有劇種強求工程實施兩年來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工作成果,鼓勵廣大非遺保護傳承工作者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領導下,勇于擔當,敢于負責,明確任務,努力工作,為促進我省的非遺保護工作,為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表彰會上,省文化廳副巡視員孫鵬還宣讀了廳長楊麗萍的重要講話。對進一步做好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措施提出了幾點意見:

    一是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擔當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進一步提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非遺保護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二要認真總結推廣搶救工作經驗,為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創作新經驗、新方法。三要抓住工作重點,推進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工作全面發展。

    講話指出,“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的實施,充分體現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原則,對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工作實踐。會議表彰了在稀有劇種搶救工程中表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一步振奮了全省廣大非遺工作者的工作精神,鼓舞了工作干勁,增強了非遺保護工作者的工作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必將極大地推進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2012年12月,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啟動實施“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這標志著作為近幾年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分類保護“重頭戲”的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正式進入實施階段。“工程”計劃用兩年時間,對全省稀有劇種進行系統記錄、保護。包括對傳統劇目劇本、樂譜、相關實物等進行征集、收藏,從省級以上非遺項目稀有劇種中挑選出100部劇目進行復排,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對傳統劇目進行錄音錄像等,探索稀有劇種的分類保護方法和傳承機制建設,力圖全面推進我省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

    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啟動以來,經過各地、各單位兩年時間的積極努力,成效頗豐。

    一是基本摸清稀有劇種生存現狀。通過對稀有劇種表演團體的生存狀況、收入狀況、從業人員狀況、受眾及市場狀況、劇目的生產和演出狀況、經費和硬件設施狀況等方面進行細致調研,基本摸清了當前我省稀有劇種的生存現狀。全省的地方戲曲,過去有近百種,目前存活的只有36種,列入省級以上非遺項目的有29個。

    二是編輯出版一批專著。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在各級文化部門的支持下,完成了《靈寶道情皮影戲》、《柳子戲》、《目連戲》、《落腔》、《大弦戲》、《漢劇》、《河陽花鼓戲》、《太康道情戲》、《二夾弦》、《光山花鼓戲》等10個劇種的歷史沿革和發展現狀專著的編輯整理工作,已由河南省人民出版社校印樣書,春節前出版,另19個省級以上稀有劇種專著也正在文字整理中。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及各地文化部門和稀有劇種保護單位也編輯出版了《戲曲藝術散論》、《河南宛梆》、《四平調藝術》、《柳子戲史料匯編》、《柳子戲音樂集成》《濮陽大平調戲劇志》《河南大弦戲音樂》《二股弦傳統劇目集》等相關稀有劇種專著和資料匯編達10多部。

    三是收集一批傳統劇目劇本、樂譜。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各級文化部門和稀有劇種保護相關單位共收集整理劇目劇本1890多部,曲譜1557部,字數近千萬字。如清豐柳子戲傳承保護中心收集傳統劇目37個,樂譜曲牌107個;內鄉縣宛梆傳承保護中心收集傳統劇目71個,樂譜曲牌43個;光山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收集傳統劇目50個,樂譜曲牌42個。

    四是征集一批稀有劇種相關實物。各相關單位配合“稀有劇種搶救工程”,積極開展稀有劇種相關實物、服裝、道具達5800多件。如清豐柳子戲傳承保護中心收集相關實物180多件;羅山皮影保護傳承中心收集實物1700多件,南樂目連戲收集相關實物200多件;商丘四平調收集早期樂隊主弦、道具、戲服等實物110多件。

    五是建設一批展示場館。濮陽市、周口市等非遺保護中心的綜合非遺展示館都對本轄區的稀有劇種進行了陳列展示;開封市二夾弦、清豐縣柳子戲、羅山皮影戲、睢縣皮影戲、內鄉宛梆、太康道情、商丘市四平調等14個稀有劇種保護單位也建立了不同規模的稀有劇種展示館,免費向群眾開放。特別是內鄉宛梆傳承保護中心,十分注重傳統戲劇的保護展示工作,在原來有限的條件下專門拿出2個房間做展廳,展示收藏的資料、實物和劇種發展歷史,2014年內鄉宛梆保護中心又爭取到國家十二五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資金支持,新的、功能完善的宛梆展示館正在建設中。

    六是復排、拍攝一批傳統劇目。各稀有劇種劇團在專家及相關單位的指導下,積極復排優秀傳統劇目。稀有劇種劇目復排、錄制、整理、記錄、存檔工作穩步實施,目標任務順利完成。截至目前,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統一組織完成拍攝傳統劇目103部,涉及稀有劇種28個,演出團體37個,涉及人員千余人。另外各稀有劇種保護單位共復排傳統劇目420余部,自已組織拍攝傳統劇目210多部。

    “稀有劇種搶救工程”的順利開展,是河南省搶救保護以稀有劇種為代表的中原傳統文化,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實施科學管理,全面推進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進行的積極探索,為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分類保護工作積累了工作經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即是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增強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促進河南文化強省建設和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推動“富強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麗河南”的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網(2014-12-2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