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駐河南記者張瑩瑩)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河南滎陽市賈峪鎮魯莊村發現了國內首個明代親王級壁畫墓——周懿王墓,這個距今531年的墓室內壁有大面積保存較好的彩色壁畫。目前,現場考古發掘已基本結束,壁畫仍在清理中。
根據發掘情況來看,周懿王墓坐北朝南,由寢園建筑、主墓、祔葬墓等多部分組成。在主墓東西兩側,發掘出12座祔葬墓,墓主包括周懿王王妃蔡氏、王氏等。此墓及祔葬墓的排序方法為國內罕見,為研究明代王墓制度提供了全新的材料。
據考古現場執行領隊孫凱介紹,2016年7月開始發掘時,發現已有3處盜洞,室內淤土很深,墓室內壁布滿彩色壁畫,內容有云氣、花卉、樂器、房屋建筑等,色彩以黑、紅兩色為主。雖然被盜掘嚴重,但墓室底部仍發現少量銅質明器,如爐、鏡、盆、剪等,墓室東南角發現鉛質缸形“長明燈”。同時,考古人員在墓中發現漢白玉描金墓志,根據墓志文得知,墓主為明代周懿王。值得注意的是,周懿王墓志系用王妃王氏的墓志改刻,“王妃去世后還沒有來得及下葬,周懿王也突然因病離世,可能在匆忙之中,把王妃的墓志改刻成周懿王的。”孫凱說。
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舉行的專家論證會上,專家們認為,這是目前國內第一個通過正式考古發掘的明代親王級壁畫墓,意義重大,鑒于周懿王壁畫墓體量大、觀賞性強,建議對其進行原址保護,祔葬墓、寢園建筑遺址等附屬遺跡也應在保護之列。周懿王墓位置的確定,解決了明代周藩親王墓位的排序問題,有助于推動明代周藩王陵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