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新聞資訊 >> 瀏覽鄭州

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已成凝聚民族精神的平臺

2017/3/28 16:45:38 點擊數: 【字體:

 

 

    自2006年升格為省級主辦以來,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經連續舉辦了11年。經過10多年的培育,拜祖大典已經成為一個廣為人知的文化品牌。每年的農歷三月三,無數華夏兒女都要從五湖四海齊聚黃帝故里新鄭,共赴“心靈之約”,禮拜人文始祖。拜祖大典已經讓這一天成為炎黃子孫尋根團聚的盛大節日。

    炎黃子孫 尋根河之南

    追根求源、尋根問祖是中國人共有的文化基因。


    黃帝是中華民族血脈之根,從黃帝誕生的姓氏,成為中華民族的主要姓氏,經歷多次歷史變遷、融合,最終黃帝被供奉為中華民族的共祖,中華民族所尋最大之“根”,就是黃帝故里之“根”。全國100多個大姓氏,有78個發源于河南。98個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這些姓氏涉及當代華人的90%。

    由于黃帝文化崇高的地位,中原大地形成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多元匯流的東方文化體系,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河南是中華民族的心靈故鄉,越來越多的炎黃子孫懷著虔誠的心來新鄭尋根問祖。

    黃帝故里是黃帝的出生、成長、建都立業地,黃帝在這里肇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中華燦爛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構成了中華兒女精神之“魂”,舉辦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不僅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更能引起中華民族的共鳴,形成民族昌盛前進的精神內核。海內外華人尋根的軌跡往往是由東南沿海追尋近祖,最終追根到中原祖地。

    30年來,至少有30萬海內外華人前來河南尋根。“老家在河南”已成為海內外華人的共識。黃帝是中華文明之源,在黃帝故里拜祖有助于增強世界華人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利用人文始祖黃帝故里在新鄭的優勢,河南、鄭州努力打造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這一根親文化品牌,凝聚世界華人力量,共圓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世界華人向往的“心靈家鄉”

    2006年以來,拜祖大典的嘉賓體現了代表性、廣泛性。除了每年都有國家領導人參與,連戰、吳伯雄、江丙坤、林豐正、蔣孝嚴、宋楚瑜、郁慕明等臺灣政要也跨越海峽,回到祖根圣地尋根拜祖。

    來自教育、文藝、體育、科技等領域的社會各界嘉賓,來自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法國、意大利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社團組織、姓氏宗親會的華僑華人代表,也跋山涉水回到“心靈家鄉”參加盛典。

    每年的拜祖大典現場,嘉賓的面孔不盡相同,語言不盡相同,但一樣的圣潔氣氛,一樣的景仰心情,一樣的虔誠神態,一樣的澎湃激情,定格成一幅幅撼人心魄的萬流同源文化歸宗圖景。

    由于拜祖大典影響力的持續提升,中國臺灣、香港、澳門有關組織,美國、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瑞典等海外各地華人社團,紛紛在海外組織當地華人同拜黃帝。2014年三月初三,臺灣各界首次在臺北市中山堂廣場舉辦了盛大的“遙拜黃帝”大典,統一以新鄭黃帝故里黃帝塑像為恭拜標準像,以與新鄭拜祖大典相同的“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為主題,與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相互呼應,共拜始祖。

    曾多次參加拜祖大典的世界華人企業家聯合會榮譽主席李濟華說,在拜祖大典現場,中華兒女“同根同祖同源”的感覺尤其強烈。“這是拜祖大典的意義所在,它把全世界炎黃子孫緊緊團結在了一起”。

    加深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

    自2006年起,大典逐步形成了由省政府、省政協、國務院臺辦、中國僑聯、全國臺聯、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共同主辦,鄭州市政府、鄭州市政協、新鄭市政府共同承辦的格局;2007年,中央電視臺三個頻道對大典直播,影響力迅速擴大;2008年,大典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大典被作為國家“保留舉辦”的節慶活動項目,不需逐年報批,可以每年舉辦;2015年大典當天,僅騰訊網對大典的點擊量就突破10億人次,品牌效應和社會影響進一步擴大。

    10多年來,有近10萬人現場參加大典典禮、共襄盛舉,數千萬人通過各種媒體收視收聽大典或網上參與大典,黃帝故里被越來越多的華人奉為“世界華人拜祖圣地,中華民族精神家園”。

    拜祖大典把“中原根深、華夏葉茂”的理念,根植于每一個參加和觀看大典的華夏子孫心中,進一步加深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也激發了華夏子孫為祖國富強、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貢獻力量的豪情壯志。拜祖大典正以其巨大影響力、輻射力、凝聚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多年打造,拜祖大典已經成為河南、鄭州的一塊黃金文化品牌,尤其是每年大典期間,海內外上千家媒體的集中宣傳,進一步擴大了鄭州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鄭州正在以“世界華人拜祖圣地、中華民族精神家園、中華兒女心靈故鄉”的身份走向海內外。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鄭州晚報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