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新聞通氣會現場
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劉春曉通報解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
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副處長于潔解讀非遺主場(鄭州)活動詳情
在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即將到來之際,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突出非遺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作用,5月24日,河南省文化廳在鄭州召開新聞通氣會,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劉春曉通報解讀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有關活動安排。
今年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主題為“多彩非遺,美好生活”,此次活動不僅有全省各地、各單位、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還有許多保護單位、傳承人等舉辦的各具特色的專題活動,充分展示河南非遺保護工作所取得的優秀成果,保護成果為廣大民眾所共享。
一、“匠·心——河南省傳統工藝保護傳承成果展”
由河南省文化廳主辦,河南博物院、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單位承辦的“匠·心——河南省傳統工藝保護傳承成果展”于6月1日至20日在河南博物院開展。本次展覽將重點展示河南傳統工藝的當下面貌,從傳統工藝精品的回顧到現代創新、藝術價值、實用價值等方面激發觀眾的文化自覺,促進傳統工藝更好地走入現代生活。
在形式上:
展覽將采取動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展示。
動態展區由技藝互動展示區和傳統手工藝市集構成:技藝互動展示時間擬定于6月1日至3日(周五、周六、周日)以“我是小匠人”為主題,主要選取便于孩子理解和參與的項目進行展示。
靜態展區精選全省傳統工藝精品,邀請群眾“豫”見手工之美、感受匠心之道。主要分為錦囊香風、泥塑、刺繡、雕刻等九個部分進行展示。
展覽亮點:
一是名家精品多。此次展覽匯集了近20位傳統工藝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如許述章(淮陽泥泥狗)、王素花(汴繡)、仵海洲(鎮平玉雕)、唐三彩(高水旺)等。此外,被譽為大國工匠的高浮雕傳拓傳承人李仁清、水晶雕刻大師仵應文等也都參加了此次展覽。每件展品都代表著所屬項目的較高水準,充分體現了制作者技藝之精妙、創意之獨特。
二是體現了傳承創新。“讓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現代設計走進傳統工藝”。此次展覽在展示傳統工藝作品和技藝的同時,還特別注重創新,展品中既有名家的新創力作,也有大量的衍生品展示。此外,還特別設置了多個情境展示區,通過情景化的場面展示傳統工藝的魅力和價值。以書房場景為例,陳設的各種實物多為我省傳統工藝作品,如臨潁古典家具、黃河澄泥硯、鈞瓷香器與花器、布藝屏風等。
三是增加了互動體驗。此次展覽開幕恰逢六一兒童節,主辦方特意安排6月1日至3日進行三天的現場互動展示活動,選取便于孩子理解和參與的朱仙鎮木版年畫、浚縣泥咕咕、剪紙等項目,讓孩子們獲得快樂的同時,也能體驗到傳統工藝的魅力。此外,在整個展覽的二十天里,還將設立專門的傳統工藝市集(售賣區),主要銷售傳統工藝作品和衍生品,讓您不僅可以欣賞、感受、體驗傳統工藝,還能夠將工藝帶回家。
二、非遺的生命力—2018河南省“非遺傳承人+”對話活動
活動時間:2018年6月中下旬
活動地點:鄭州
活動內容:對話活動以“傳統與未來”為時間坐標,完成非遺傳承人和企業家、專家、藝術家、設計師的時空對話。為其搭建交流平臺,促進實務溝通,業務合作,為河南傳統手工藝注入新鮮活力,促進傳統手工藝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引導非遺在生產性保護的基礎上科學地開發利用,將非遺與扶貧工作、與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等相結合,以非遺產品為載體,通過運用互聯網等現代技術和電子商務平臺運營,推動傳統工藝贏得市場、獲取經濟和文化效益的雙豐收,幫助非遺傳承人創業增收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