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人街的茶葉商戶中,有這樣一家店,它在眾多茶商中并不那么顯眼,簡單的門頭,直白的店鋪陳列,簡潔的裝修布局……一切都普普通通,似乎并不怎么出彩。但當你坐到店主對面,喝上一口店主吳進奇沏的白茶,聽上一段他熱情洋溢的“即興演說”,你便會不由自主地被他的獨特魅力所吸引。
樸實的老吳
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是中國白茶的發源地,吳進奇就來自福鼎的大山之中。
生活在茶山之中的祖祖輩輩,以種茶賣茶為生,吳進奇秉承家業,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種茶人,他能夠把一小枚葉子培育成茶樹。對茶葉的鐘情,對生活的追求,一直激勵著他努力種好茶。
吳進奇家的百畝茶園,紅土遍布,生長出來的茶葉更加甘甜適口。為了保證茶葉質量,吳進奇只賣自家茶園的茶,以確保“貨真”;“價實”就是實實在在的給客戶們優惠,因為茶葉來源于自己的茶廠,吳進奇就盡量讓利給客戶,同樣的白茶品種,他總會比市場價格低上一些。
貨真價實,客戶們就愿意購買,也會介紹朋友們前來光顧,這就是吳進奇口中的“客帶客”。如此一來,客戶群越來越大,銷量也就有了保障。老吳沒有名片,他堅持著自己的樸實與本分。
結緣唐人街
2015年的端午節過后,吳進奇來到鄭州,那時,他46歲。被問及為什么選擇來鄭州唐人街文化廣場開茶葉店時,吳進奇笑得很開懷,他說自己跟唐人街文化廣場有緣分。說起到河南開店,吳進奇還有一段故事。
太姥山是福建的旅游勝地,又是白茶的著名產地。身處福鼎種植白茶的老吳自然是近水樓臺, 因為自家的白茶味道好、價格實惠,不僅受到當地人們的喜歡,也吸引了很多來太姥山的游客們爭相購買,其中河南游客不在少數。不遠千里買白茶的人那么多,如果送到人們家門口豈不是銷量更可觀?看到商機的吳進奇就有了到河南開茶葉店,賣白茶的想法。
不識字的吳進奇便只身一人來到了鄭州。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沒有一個熟人的情況下,該如何找到一個滿意的店鋪,邁出第一步?聰明的吳進奇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包下一輛摩的,讓司機帶著他考察鄭州各大茶葉市場,為了防止自己迷失方向,也為了不錯過任何一個好地界,他讓司機以未來路為中心,一天去一個方向考察。有條不絮,吳進奇考察了當時鄭州所有的茶葉市場,最終選定鄭州唐人街文化廣場。問他為什么,他樸實的說:“我自己沒文化,但感覺唐人街有文化,適合做茶葉生意”。
簡潔的話語概括出唐人街文化廣場的整體氣質,古色古香的仿明清建筑,整潔干凈的街區,完善的管理體制,都讓吳進奇心生歡喜。而最讓吳進奇開心的便是剛巧有一戶商家要轉讓。天時地利人和,老吳迫不及待地接手了這個店鋪,開始出售福鼎白茶。第一個月幾萬銷售額,第二個月十幾萬……生意慢慢紅火起來,完全改變了在他之前兩個商戶經營時的慘淡狀況。對此,吳進奇稱這是他跟唐人街的緣分。
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
與唐人街的結緣,使老吳的白茶生意在河南站穩了腳跟。
談及在唐人街的緣分時,吳進奇講起了因為機緣巧合而結下長期生意伙伴的故事。有一次,老吳跟朋友在店里閑聊,門前恰有客戶停車,朋友認為停車會堵了門而影響生意,就打算去阻止,但老吳卻說:“沒事,市場劃停車位就是讓停車的,來到市場的客戶都是客戶。”后來,這位停車的客戶逛到老吳店里,不僅與老吳相談甚歡,而且在嘗過老吳家的白茶之后,也很滿意,當時就買了近萬元的茶葉。之后,這位把車停在店門口而沒有被老吳“趕走”的客戶,反而成了老吳的?停塾嫵山粠资f元。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老吳的店鋪并不大,但他有樸素的胸懷,或許正是這份樸實感染了客戶,他的生意才會蒸蒸日上。
緣分讓吳進奇在唐人街的白茶生意逐漸打開了市場,生意上的朋友越交越多,但真誠與勤奮使老吳的生意更加紅火。勤勞致富無疑是對吳進奇真實的寫照。吳進奇每天早上八點準時開門,而到了晚上十點左右,他才會關店,有時候客戶打電話約到很晚,他就守到深夜。一次,與客戶一同品鑒茶樣,一直持續到凌晨3點。每個月貨到,都是他一箱箱自己動手搬進店內,累得腰都直不起來,走路時,還不住用手捶打。雖然女兒可以看店,但他仍舊事事親為,堅持守店,不過是希望客戶們來的時候能夠帶走讓他們心滿意足的茶葉。
老吳,痛并快樂著......
談到在唐人街經營一年來的感受時,老吳說:“我選對了地方”。對唐人街市場貼心負責的管理,老吳贊不絕口。今年,鄭州的雨水特別多,最近的幾次大雨,導致市場內道路積水,部分一樓店鋪出現雨水倒灌,唐人街的后勤人員冒雨查看,并與商戶一起清掃,看到這些,老吳親身感受到了一個身在異鄉的茶葉商戶心中的那份踏實。
沒有精美的名片,沒有浮華的的包裝,吳進奇就是靠著貨真價實的產品,靠著自己的真誠友善,在當今競爭激烈的茶葉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唐人街的快樂老吳,對自己的白茶生意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