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安陽 >> 安陽風情 >> 民間習俗 >> 瀏覽安陽
精彩推薦
  • 民間習俗-祭  灶

    祭  灶

    臘月二十三祭灶。關于祭灶的習俗,有一個凄涼的民間傳說..[詳細]
  • 民間習俗-熬臘八粥

    熬臘八粥

    農歷臘月初八熬臘八粥。臘月初八這天的早晨,媽媽會早早..[詳細]
  • 民間習俗-安陽橋廟會

    安陽橋廟會

    安陽橋是古代連接南北官路的通道,也是安陽八景之一“鯨..[詳細]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七月十五牲口節

2014/2/20 17:12:46 點擊數: 【字體:


    農歷七月十五,林州民間說是"牲口節"。是日,有牲口的人家要做羊羔饃上供。此饃用白面做成羊羔形蒸熟,中午上供后食用,還要放鞭炮,慶賀六畜興旺。這天停止使用牲口,并于晚上做一鍋炒米湯給牲口喝。所謂"打一千,罵一萬,七月十五吃頓炒米"即指此。

    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小時,在財主家放牛,每天不叫吃飽。有年七月十四夜他和伙伴在山上殺了1頭牛吃。為了應付財主,他把牛尾巴插進山縫,謊說牛鉆山縫了。次日財主來山上一薅牛尾巴,真的"哞哞"地叫了幾聲。從此以后,每年七月十五,便成了牲口的"生日"。這天東姚、任村等鄉還相繼興起了"點花山"和"對鞭"活動。

    每年七月初,牛倌們便要在山坡上用亂石壘成石窯,內裝秸草,排成一溜。婦女們在家里要用白面做"棗花糕",到七月十五上供。男青年用麻、桑皮、碎布條擰成鞭子,準備和外村對鞭。

    七月十五的晚飯后,明月剛剛升起,牛倌們即登上山頭點燃裝好的秸草,和方八鄰近村莊比誰的火苗高,燃的時間長。這時,方圓數十里的各個山頭火花相映,形成"花山"。

    山下的打糧場上,浩大的對鞭隊伍(每人取一把做好的鞭子)眾人喊:"一--二,××家(村),對對鞭!""叭!叭!"鞭聲頓起。對方村莊聽到呼喊自己村時,也要回喊對鞭,依此類推,村村相對。

    七月十五夜,明月當空,花山輝映,鞭聲清脆,人山人海,熱鬧異常。

    七月為一年秋季節令之始,秋收在望。上述習俗反映了這個特征,秋耕時是牲口最勞累的時期,讓牲品過節,實際上是人們事先把它調養好以準備秋耕;點花山預祝秋季豐收;對鞭是練習鞭技,準備秋耕鞭牛。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