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名人名家 >> 書畫鑒賞與收藏 >> 瀏覽文章

齊白石對話李苦禪:丹青妙寫齊派情(2)

2013/11/8 15:36:06 點擊數: 【字體:

  

    而2011年時,一幅接近24平尺的《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以4.255億的成交價震撼藝術市場,也隨即創造了近現代書畫的世界紀錄。這幅市場可見的齊白石最大尺幅作品,不僅成為齊白石畫作價格的標桿,也從側面體現出人們對于齊白石畫作,尤其是“松鷹”題材畫作的喜愛。
  
    無獨有偶,對于李苦禪而言,毋庸諱言的是,就像白石老人以繪蝦聞名于世一樣,苦禪先生歷來以繪鷹名揚四海,據雅昌藝術網[微博]成交記錄顯示,在當前藝術市場成交價前10名的排行榜上,苦禪先生以“鷹”為主題的畫作占據7席。
  
    對此,李苦禪的兒子、中央文史館館員李燕表示,以“鷹”為主題的畫作,是父親最為喜愛的題材。而這也造就了李苦禪繪“鷹”的盛名。“其實這和父親的性格有關系,管他要畫兒時,他總是‘有求必應’,我覺得這個‘應’應該改成老鷹的‘鷹’。”
  
    在展出的三十余幅李苦禪的作品中,《高瞻遠矚》、《鷹石圖》、《幽谷靈鷲》等幾張以鷹為主題的作品雖然看起來相似度很高,但畫作中,每只鷹各有的神態,濃烈的金石韻味,卻將李苦禪繪畫充盈的力度和細節的控制盡顯無疑。
  
    當然,除了齊白石和李苦禪的“鷹”,郭秀儀的“鷹”則顯現了齊派女弟子的“功力”。
  
    稍微熟悉一點藝術市場的人都知道,黃琪翔、郭秀儀夫婦以收藏齊白石作品最富盛名。在解放初期,他們應該算是收藏齊白石藝術最富有的人家,那些直接得自齊白石的畫作,不僅數量巨大,而且精品迭出。從當前的藝術品拍賣市場而言,現在拍賣市場上出現的、有著黃琪翔、郭秀儀名字上款的齊白石作品,一幅動輒數百、上千萬元,令人嘆為觀止。
  
    而作為齊白石最為得意的女弟子,抗日英雄、第一屆全國政協的特邀代表黃琪翔的夫人郭秀儀,則曾經與老舍的夫人胡絜青、評劇名伶新鳳霞等共同跟隨白石老人學畫。由于她跟隨齊白石學畫非常努力,提高得很快,甚至完全超出了齊白石的預期。早在1951年,齊白石就曾在郭秀儀的《海棠秋色》題字,明確的指出:“海棠結子又秋風。秀儀女弟子大易進步,同門人只此人也!”
  
    也是因為如此,郭秀儀、黃琪翔夫婦不僅收藏了包括上文所提《松鷹圖》在內的大量齊白石精品力作,并以收藏白石老人畫作之精名揚藝術市場,也妙手繪就了大量大寫意畫作,深得齊派自由奔放、瀟灑靈秀的真傳。
  
    對此,許麟廬之子,著名畫家、收藏家許化遲表示:“郭秀儀背臨白石老人的鷹與壽桃之圖,不僅用了白石老人特別自制的顏料,也體現出了齊派的風神。幾十年之后再看到這樣在一起展出的畫作,讓人對這份師生之情感動不已。”
  
    常憶師生父子情
  
    在聽到老師齊白石“苦禪,還不過來,送我回家!”的召喚后,李苦禪低著頭將車轉身,請白石老人上車,拉起車就跑。拉車途中,齊白石和藹地問他:“苦禪,你經濟困難,拉車度日怎么不告訴老師呀?”
  
    李苦禪牛頭不對馬嘴、答非所問地回答道:“這……這……我對不起老師,給老師丟臉了。”
  
    齊白石說:“丟臉,丟誰的臉呀。你不知道老師是木匠出身,魯班門下嗎?這難道也算丟臉嗎?苦禪呀,靠勞動吃飯是不丟臉的,是正當的!”
  
    李苦禪拉車將齊白石送回家后,齊白石對李苦禪說,你現在學畫是主要的,要把洋車退掉。而為了幫助李苦禪學畫,齊白石讓李苦禪搬到自己的住處,騰出一間廂房讓他居住,并挑選了李苦禪的一些畫,親筆題款后送去畫店,幫助他學畫。在齊白石的關心下,李苦禪終于成為一代名家。
  
    這段出現在五年級小學語文課本(滬教版)中的“勵志”故事,名字就叫做《齊白石與李苦禪》。
  
    “幾十年來,我都和父親在一起形影不離,特別是到了老年,因為文革的時候總把人的名字反著寫,因此父親總是怕自己把印章蓋倒了,就用指甲畫個印兒,讓我蓋章,我還記得,當時他用的印泥是我在榮寶齋工作的時候給他定做的。”李燕回憶道:“他視人格為畫格的基礎。他教導學生要摒除俗氣、傲氣、銅臭氣、小氣等壞習氣,要培養俠氣、豪氣、逸氣甚至是傻氣。”
  
    其實,早在上世紀70年代,李苦禪就成功地創作了許多鴻篇巨制。上世紀80年代,他曾經為人民大會堂畫了一幅墨竹圖,用的宣紙是三張丈二匹拼接的。要駕馭這么大的畫幅,其難度可想而知,而當時,老人已經是83歲高齡了。
  
    創作這幅墨竹圖時,李燕就從旁協助。那次,李苦禪就用特制的巨筆開始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花鳥畫創作。而第二年,他還以84歲的高齡完成了巨幅國畫《盛夏圖》,這幅畫由四張丈二匹宣紙聯結而成,面積約有21平方米。
  
    近兩年藝術市場贗品泛濫,一次性展出如此多的李苦禪作品,不免讓人懷疑作品的真實性。李燕對此并不回避,“我和父親幾十年的相處,很多作品都是我看著父親畫出來的,我想我比任何人都更有資格鑒定這些作品的真偽,展出的每一張作品我都親自鑒別過。而看到這么多父親的作品出現,我也十分激動。”
  
    而現場中展出的10余幅李燕作品,更像是父子之間的對話與呼應。這些作品也將與齊白石、李苦禪、郭秀儀作品一起亮相北京歌德[微博]秋拍。
  
    “可以在一次畫展中,集齊數量如此巨大、品質如此之高的齊派精品,實在令人震撼。”北京歌德拍賣公司總經理王曉文表示:“人們對于齊派的喜愛,不僅是因為惟妙惟肖、自然天成的繪畫作品,也是因為齊派傳承歷來講求‘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的精神使然。而這種對于藝術的情感,也會同樣獲得市場的承認。”北京參考記者 付裕【原標題:齊白石對話李苦禪:丹青妙寫齊派情】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北京參考 2013年10月28日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