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名人名家 >> 書畫鑒賞與收藏 >> 瀏覽文章

變化在心 造化在手——王長松先生的中國畫印象(2)

2013/11/19 17:36:01 點擊數: 【字體:

    長松兄早年在攝影界開拓打拼,曾獲文化部“群星獎”和“中國優秀攝影家十杰”(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中國攝影家》雜志社聯合授予),并于1992年在臺灣華崗博物館舉辦個人攝影展,101歲的攝影家郎靜山先生揮題“王長松攝影展覽”以示推崇祝賀。

    在攝影上功成名就之后,長松兄臺操筆丹青,憑借攝影上的構圖透視功夫,加上對中國畫的厚愛和或多或少的天賦,便涉筆成趣,又引起人們的注目。

    長松兄臺的畫以山水為主,偶或也涉幾筆花卉翎毛。山水以厚重的北派山水為宗,蒼勁雄強,骨力剛勁。遠取李思訓、趙伯駒、李唐、馬遠、夏圭等的勾斫皴法,也夾雜些斧劈皴法,工于筆墨,以刻意表現山水的氣勢,追求“筆走鴻鈞,墨開鬼斧,峰巉壁峭”的華美壯觀之氣。筆墨情趣上,又有“正統派”的印跡:以清初“四王”為宗,得了些郁茂蒼渾、峰巒渾厚。變化在心,造化在手,長松兄臺還放眼當代名家,在“金陵畫派”大腕畫家宋文治輩、魏紫熙輩中討趣味,在畫理許可的范圍之內,對名家大腕的成法采取主動靈活的態度,可用則用,不可用則拋棄,根據自己的秉性氣質以及所表現的題材、所要表達的意境、當時的條件和心境而自由選擇,不膠柱鼓瑟,化古人成法為己法、化名家筆墨入己畫,既有傳統機理,又不失現代氣息,以筆下山水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初以古人為師,后以造物為師”,從古人入,從造物出,胸中有得,技癢興發,即伸紙舒毫,興盡斯止。

    長松兄臺偶或涉筆花卉翎毛,亦成趣味。花卉以寫意荷花為主,施以八大山人的筆墨,而敷以吳缶廬的色彩,線條勁挺,墨氣如潑,元氣淋漓,氣足神滿。興致一來點染幾只麻雀,則是師法任伯年,筆勢飛動而有情趣。

    總之,長松兄臺的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瀟灑自如,十足體現出了畫家在攝影上的修養和藝術上的才華,讓人為之贊賞。作為半影半畫的藝術家,長松兄由攝影“跳躍”至中國畫的創作上,這一跳是成功的,這種以影滋養畫的路子是正確的。

    長松兄臺已快入甲子之年,還這樣跳躍出彩,實在是精神可嘉,也將會有更大的成就產生,攝影上的和中國畫上的,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2009年10月12日于不歌樓(作者系大河鑒寶書畫鑒定專家、著名書畫評論家)□于建華 【原標題:變化在心 造化在手——王長松先生的中國畫印象】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報 2013年11月19日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