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湘蘭尺牘(吳門張氏制)

吳湖帆的題跋
人們之所以重視尺牘這種文體,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比起其他文體,“無意為文”的書簡往往更能體現作者的個性。時至今日,雖然傳統尺牘早已失去了其實用功能,但尺牘典籍仍不失為重要的社會文化史料。
沈從文
一
尺牘文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字的出現,單純的口頭交流越來越難以滿足人際交往的需要,尺牘這種書面交流形式便應運而生,劉勰《文心雕龍》說:“三代政暇,文翰頗疎;春秋聘繁,書介彌盛”,就很好地概括了這一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