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60年歷史,前輩們篳路藍縷的業績,成就了新中國美術事業的輝煌,也昭示了生命個體以一腔熱血追求偉大人生價值的質量。他們的藝術人生構筑了一部屬于當代價值創造的歷史,一部賦予主流美術形態以當代人文蘊涵和美學特征的藝術史。
他們生逢中國文明歷史呈現偉大轉折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華民族開始扭轉百年衰勢,走上奮發圖強、不斷壯大的復興之路。無論是在形成社會人格的年輕時期,還是在思想成熟、造詣精湛的壯年階段,他們都用飽滿的生命切入變革的時代潮流,追求激勵天下精英的偉大社會理想。新中國意氣風發、樂觀向上的社會氛圍,尤其造就了他們積極的人生信念和藝術態度。他們用虔誠之心熱情地擁抱這個世界,發自內心地認同新中國的社會理想,強調個體價值實現與社會價值追求的統一,并以贊頌美好的藝術實踐來履歷人生、展現自我。這種切合主流意識形態要求的價值觀,是他們在以后的歲月里一直不懈社會責任承擔的人格基礎,也是他們的創作狀態和藝術格局始終切合社會實踐需要和思想主題的主觀原因。正因如此,即便在改革開放時期寬松的社會環境里,他們并沒有沉溺于顧影自憐、宣泄私欲的“自我表現”,或者放縱于對抗社會、調侃神圣的“藝術自由”。他們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自己所信奉的人生信念和社會理想,貼切把握藝術和現實、自我和社會的關系,一如既往地追求隱惡揚善的美好藝術。在創作自由的新歷史條件下,他們以高貴的良心和沉靜的文心自律自持,將內蘊知識學養、職業道德、責任意識、創造精神和審美理想的藝術情懷,會同活潑的現實感受化作明媚豁朗、雍容大度的審美心境和創作姿態,進而表現為藝術上生動感人的情節、豐盈充沛的意氣、端直精當的形態和正大剛健的品格。在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當下創作格局中,這些前輩們不愧為呵護藝術、高揚美好的中流砥柱。
這些前輩藝術家們普遍具有扎實的寫實造型功底,善于根據一定的思想主題和現實題材進行邏輯清晰的闡釋性創作,善于在觀念表現的理性結構中融入詩意的感性,不失美學品格地保持對藝術形象或審美境象的控制。他們奠定了新中國主流美術形態的現實主義美學基礎,更把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發揮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他們藝術創作具有表率性,可謂中國當代藝術主流的代表。【原標題:新中國主流美術形態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