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走進焦作 >> 印象焦作 >> 瀏覽焦作

“消失的懷幫”系列之五 戰亂讓懷幫退出歷史舞臺

2014/6/11 15:55:55 點擊數: 【字體:

“消失的懷幫”系列之五 戰亂讓懷幫退出歷史舞臺

  如今,懷幫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只剩下這座藥王廟矗立在懷慶大地。

  記者朱金中通訊員李亞峰文圖

  引子

  懷幫懷幫,懷慶商幫。懷幫既然是懷慶商人的聯合體,商號中所有錄取人員,都必須是懷慶籍人。

  懷幫幫規對收徒有著嚴格的規定,但各個會館和商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力大小,對徒弟的要求和待遇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能到懷幫商號當徒弟,是一件很光榮的事。”當地文化研究專家和洪范說,“三年徒弟兩年勞”,期限一滿,徒弟就成為“號員”,商號開始把工資按月或按季寄到號員家中。如果號員和家長同意,也可以把這些錢投入商號,參與分紅,股份多了,號員可以升為理事、董事、執事,有的還可以開分店,當掌柜。

  根據資料記載,要想在懷幫商號當徒弟,一般都要商號號員親友的推薦,非親友介紹則拒絕接收。當上徒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聆聽二掌柜訓示:

  “做生意軟似棉,能舍千句話,不舍一分錢。十年讀出了秀才,十年學不出買賣。生意何嘗無學問,必須操心,勤動腦筋。起早睡晚,打掃衛生,先做粗笨活,下苦功夫練寫字,打算盤。接待顧客,伺候人要有眼色,叫人家喜歡你,說你好。早晨倒便壺,上午搓紙捻、刷洗水煙袋,下午擦煤油燈,無論白天晚上,如有客人打麻將,謹慎細心伺候客人。晚上提前給掌柜和客人鋪床疊被……”

  如此種種,都是徒弟的活兒,相當繁瑣,也相當鍛煉人。生意場講究的是服務人,因此培養徒弟們的服務意識,就是從入門做起。

  徒弟第一年是不能在柜臺營業的,更不準和客人頂嘴抬杠;不準損壞商品和用具,如有違反者,掌柜有權打罵和訓斥,甚至開銷(解雇)。

  除了這些業務上的要求,還有一些品德上的要求,比如不能偷盜、吸毒、嫖娼;不能打架罵人;不能工作時嬉戲,等等。

  商號招徒弟一是看其有沒有吃苦的精神,二是看有沒有靈活的腦筋。西安有一家藥莊,招了個徒弟,干活利索,五官端正。掌柜的最后一道考驗題就是給他一些錢,讓他去買一雙合適的鞋。這個徒弟腳特大,結果跑遍西安城也沒買到合適的鞋,掌柜的隨后就把他辭退了。原因就是掌柜的早就知道全城都買不到那么大的鞋,給他錢就是想試試他會不會想到去定做一雙,看他腦筋靈活不靈活。懷幫商人收徒弟的條件比較苛刻,因為對這些在商海中摸爬滾打多年的人來說,深知用人乃生意成敗的關鍵。

  商號徒弟的年齡一般是17歲,也有13歲就開始當徒弟的。徒弟在三年期限內也有一些福利,比如過年時獎勵一頂綾子帽,表現更優異的再獎勵一件大衫、長袖等。徒弟轉正和號員聘用一般都在每年正月十五宣布。這一天,商號掌柜擺酒席宴請店中全體人員,席間,掌柜宣布人事上的變化,沒有轉正的,也要在這天的宴會上宣布。

  知名商號商人輩出

  有著吃苦耐勞的精神,有著百年積淀的經營規則,更有著豐富的用人經驗,在新中國成立前,懷幫涌現出了一大批知名商號,如“協盛全”、“杜興盛”、“新復興”……

  這些懷幫商號通過遍布各地的網絡進行貿易,不僅促進了懷慶地區與全國各地的商品流通,發展了地方經濟,而且也把懷慶地區的各種特產銷售到全國各地,使懷慶特產譽滿華夏,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商業文化。

  “協盛全”是河內縣清化鎮劉村(今博愛縣劉村)李氏一族開設的商號,興起于乾隆年間。創業人是李逢經,迫于生活,他率其子推起小車,往返于湖北河南運送懷藥,賺取腳力。有了一些積蓄后,便購買懷藥,運往漢口自銷。歷經艱辛,積少成多,遂在清化鎮上開藥店。最終成為一家總號設在漢口,店鋪100余家,廣及河南、河北、天津、上海、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地的大商號。

  “王泰順”是以經營鐵貨為主的雜貨商號。創始人是清初河內縣清化鎮(今河南博愛縣)人的王來貢。他以肩挑車推到山西陽城販賣鐵鍋,擺攤推銷,后在清化鎮開店設鋪。歷經四代人努力,嘉慶時進入鼎盛,商號由本地發展到外省,店鋪遍及晉、冀、魯、豫、蘇、皖及遼東半島,有200多處。

  “新復興”的創始人為河內縣許良鎮(今博愛縣許良鎮)人賀雙吉,最初經營雜貨,以生產、販售天然火石為主,先后以“謙興號”、“亨興和”、“東復興”等商號開辦了糧行、油房、食品雜貨店。隨著道清鐵路的貫通,“新復興”遂經營竹貨,購買竹園100多畝、土地200多畝,逐漸成為以經營竹貨為主的著名商號

  除了這些知名商號,懷慶府也涌現出了一批商業巨子,如靳法蕙、李鴻文、杜嚴等,其中以魯連城最具代表性。

  魯連城是武陟人,自幼家貧,僅讀過幾年私塾。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24歲的魯連城開始做小生意,先是肩挑,后是車推,寒暑無間,風雨無阻,生意逐漸興隆。隨后經營“四大懷藥”,每年推獨輪車往返于懷慶、漢口之間,去時載懷藥,還時販布匹,生意越做越大,逐步發展到雇用伙計開店經營,在天津、漢口、上海等地設立成興永懷藥莊、成興永布莊等。

  1914年,魯連城在上海做生意時看到紡織工業方興未艾,便想到家鄉豫北平原是產棉區,就在武陟開設紗廠。1919年冬,總投資80萬兩白銀的成興紗廠正式開工。到1928年,魯連城又在山西絳縣創辦大益成紗廠,在陜西西安創辦自成紗廠,由此成為當時河南省首屈一指的民族紡織業巨頭。于右任稱贊魯連城:“奮于孤寒而創偉業,赴叢若奔不為勢劫。洛水湯湯,嵩山翼翼,惇史有徵,古之遺俠。”馮玉祥也在挽聯中贊魯連城:“艱苦奮斗,實業大家”。

  懷商的創業充滿了艱辛和困苦,也展示懷商不屈不撓與堅忍不拔的精神,并取得了令后人敬仰的輝煌成就,為后人樹起了一座座歷史的豐碑。

  行商全國慈善立身

  懷幫商人走遍大江南北,把生意做到了全國各地,也把豫商的名聲帶到了全國各地。他們尊重鄉俗,很快融入了當地社會。“不違背當地的風俗習慣,主動適應當地的生活,甚至說話也努力去說當地話。”和洪范老人如是說。

  懷幫人走到哪里,就把慈善做到哪里。

  根據地方志記載,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長江一帶大荒大疫,“王泰順”商號“籍殷實之資,成慈善之念,捐官賑,收孤幼,掩尸骸”,使死里復生者難以計數;民國初年,山西災荒,懷幫商號“三合堂”掌柜魏樹軒決定收容難民,他設立粥棚,發放衣物,管吃管住,救活了不少逃難百姓……

  除了做慈善之外,懷幫在各地的會館還經常舉辦懷藥、懷貨大會,同時請來戲班、曲藝班、雜技班等大搞娛樂文化活動,還捐助善款,修橋補路,深受當地官紳和百姓稱道。

  享譽全國的懷幫為何后來退出了歷史舞臺,從而消失了呢?

  “主要還是社會環境的原因,自古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才會有商人勢力的崛起,而一旦戰亂,商幫就失去了發展的最大基礎。”鄧宏禮老人感慨說,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河南成了主要戰場之一,國內政治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讓懷幫退出了歷史舞臺。

  “其實從民國建立后,尤其是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隨著官僚資本的橫行,懷幫就已經顯露出頹勢,因為懷幫自身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和洪范老人分析說。

  由于河南地處中原,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染,重農抑商思想沿襲已久,人們接受和熱衷學而優則仕的觀點,對商業的發展和經營不重視。除了大環境的影響,懷幫商人的商業教育、人才培養相對落后,制約了懷商的進一步發展。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懷幫商人大多是靠四大懷藥起家的,懷藥是懷幫的商業基礎,成就了懷幫,但也局限了懷幫。由于過于依靠懷藥貿易,懷商資本較弱,經營品種單一的問題在官僚資本的沖擊下顯得難以招架。尤其隨著后來西藥逐漸進入中國市場,使得懷藥的銷售備受沖擊。

  民國時期,先是軍閥混戰,后遭日本入侵,中國的政治、社會狀況始終未能達到穩定狀態,盡管懷幫商人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最終還是未能擺脫其沖擊,最終在動蕩的中國社會中逐漸消失了。

  懷幫,盡管已經成為了一個歷史名詞,但懷幫商人創造的那段輝煌,始終值得后來者仰望,畢竟他們曾是近代豫商中最大、最強也最有希望的一股勢力,他們把河南商業的聲譽帶到了大江南北。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2014-06-1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