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開封民歌的音樂特點:
1.音階:
開封民歌所用的音階多為五聲音階和五聲性七聲音階.如下例:
例1, 《釘缸調》(五聲音階)
例2:《早船調》(七聲音階)
上例中的“7”和“4”兩個音是受開封地方語言音調的影響而出現的,起經過音與倚音的作用.
例3:《老婆難》
上例中的“4”音既突出了地方語言音調的特色,又增添了全曲悲傷的感情色彩,同時又表明旋律在進行中發生了同主音轉調(即“變凡” )現象,原宮調與下行五度的屬宮調交替出現,使旋律出現新的調性色彩。這種“變凡”手法在河南曲劇音樂中也是常用的手法.
2.調式:
開封民歌的調式以宮調式與徵調式為主,小調中徵調式較多,如《旱船調》。《釘缸調》、《盂姜女》、《觀燈》等。宮調式的如《(賣餃子)、《十大想》、《十對花》等.而“號子”和“叫賣調”幾乎都是宮調式.商調式和羽調式目前在開封民歌中尚未發現,角調式的民歌僅發現一首,即《(窮人歌)》
例4:
.開封民歌旋律的主要特點:
開封民歌的旋律其旋法以級進最為常見,旋律的進行比較平穩、流暢。典型的旋法是:跳進多出現在調式的骨干音之間,大部分是和地方語言音調相一致.如《釘缸調》:
開封民歌的節拍多為2/4和4/4拍,3/4拍很少見,而且往往與2/4拍交替出現,具有混合節拍的特點(見前例《窮人歌》)。
《打硪號子〉}的節拍很有特色,從記譜形式來看,是3/4拍子,而實際上是2/4拍子,由于倚音所占的時值和所處位置比較規律,從而形成三拍子的效果.見下例。
例5.{打硪號子}
自由節拍多出現于黃河號子和叫賣調中.裝飾音的運用也極為普遍,如“打夯號子”和“叫賣調”及“催眠曲”,幾乎每句都有下滑音結束.
例6 :《賣豆腐腦》
例7 : 《催眠曲》
黃河號子中上滑音和下滑音都很普遍.
例 : 《老號》:
開封民歌的節奏一般都較平穩,大部分歌都是用中速從頭到尾唱下 來,很少有較大幅度的速度變化。也有一些民歌節奏比較緊湊,曲調也比 較歡快,象數板似的一氣呵成。
例 : 《擰燈籠》
以上是開封民歌的簡單介紹,既不全面又不深入.我們應該進一步努 力挖掘搶救開封民歌這一寶貴的民間文化遺產,通過分析研究,從中吸取 藝術營養,為我們新時代譜寫出反映開封人民心聲的新民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