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歷史傳說 >> 傳說賞析 >> 瀏覽開封

北宋初年的成都,3次起義到底是因為什么?

2016/8/19 15:23:28 點擊數: 【字體:

北宋初年的成都,3次起義到底是因為什么?

  全師雄的興國軍
 
  北宋初年,趙匡胤派王全斌率大軍進攻后蜀,一路勢如破竹,乘勝連拔20余寨,攻克利州,攻破綿州,進逼成都,后蜀主孟昶見大勢已去,遣使奉表降。
 
  王全斌這個人打仗挺厲害,可是治軍卻是不嚴,軍隊打進成都后,部將們縱兵擄掠,殘殺降兵及平民,結果就導致了后蜀軍民的兵變。
 
  后蜀降軍推舉原蜀將全師雄為首領,號稱“興國軍”,全師雄自稱興蜀大王,分兵占領灌口、新繁、青城、彭州等地,王全斌派兵征伐鎮壓,戰斗不利,退守成都。
 
  但畢竟大勢所趨,巴蜀人心不思戰,待到王全斌運籌帷幄,諸路大將共同出擊,全師雄軍多有解甲投誠,最終王全斌破全師雄于灌口寨,擒其黨羽二千人。起義軍沿沱江東行,全師雄身上的箭傷發炎感染,病死金堂,興國軍全盤覆滅。
 
北宋初年的成都,3次起義到底是因為什么?
 
  王小波李順起義
 
  宋朝滅了后蜀,擺平了全師雄的興國軍,覺得巴蜀是被徹底擺平了,就開始大張旗鼓的掠奪財物,王全斌是治軍不嚴,趙家人則是名正言順的搶奪,把后蜀倉儲財物全部運到京師。
 
  按理來說,剛剛經歷戰亂,應該與民休息,而北宋官軍卻非如此,常常以所謂上供的方式掠奪布帛,還專門設置了機構,禁止民間交易,蜀中百姓可說是民生多艱。同時,蜀中茶葉等也被掠奪,甚至斷絕了很多茶農和茶商的生計。
 
  宋太宗趙靈即位后,川峽天災頻仍,餓殍載道,民不聊生。作為茶農的王小波,實在是覺得日子過不下去了,便聚集群眾發動起義,說是要為大家均分財富。由于窮得久了,一聽說要均分財富,那真是紛紛響應,攻克青城、彭山、邛州、蜀州,所到之處,令鄉里富人大姓,具報其家所有財粟,除留其家用而外,一切調發,分給窮人,得到群眾擁護,隊伍增到數萬人。
 
  北宋派出大軍征剿,王小波受重傷犧牲了。不過此次起義和全師雄不同,畢竟跟隨了數萬人,隊伍架構和組織已經成型,王小波的妻弟李順被推為領袖,繼續發動起義。
 
  十二月,起義軍在江原縣(今四川崇慶縣東南)與官軍激戰,王小波被西川都巡檢使張玘射傷,仍奮力殺死張玘,攻克江原。王小波終因傷重犧牲,其妻弟李順被推為領袖,隊伍一度壯大到數十萬人,甚至最后打進了成都府,建立大蜀政權,李順成為大蜀王。
 
  可惜的是,北宋朝廷撤換了巴蜀官員,派出大軍自湖北和陜西集結,伺機入川。估計此時的起義軍,剛剛建立政權,又覺得既然已經占領成都,可以享受太平,同時由于戰線長,兵力分散,遭到北宋官軍的多次阻擊后,遭到慘敗,成都也被攻破。雖然后來大蜀軍依然在各地作戰,但散兵游勇,缺乏了靈魂人物,再難組織起有效戰斗,不久以失敗告終。
 
北宋初年的成都,3次起義到底是因為什么?
 
  王均的化順起義
 
  北宋朝廷多半以為巴蜀人好欺負,除了在經濟上大肆掠奪,派出來的官員也大多貪贓枉法,所以導致北宋建立的前頭幾十年,非常不安穩。全師雄、王小波后,又有王均的起義,那么這次起義又是因為什么呢?
 
  王均本來是成都的神衛都虞候,是鈐轄符昭壽的部屬,也就是地方上的守衛駐軍。估計當時符昭壽耀武揚威久了,搞得手下人都很不爽。而王均多半與下級軍官們關系良好,所以戍卒趙延順后來忍耐不了上級壓迫,就率領眾人殺死了符昭壽,直接把守軍變成了叛軍,并奉王均為頭目。
 
  王均率眾占領成都,自立為“武威元皇帝”,國號大蜀,年號化順,四處征伐,起義軍多至十余萬。王均也算是有勇有謀,當時北宋官軍雷有終部打到成都城外,王均四埋伏兵,開城假作逃遁,雷有終軍進城擄掠民財,部伍混亂,起義軍伏兵四起,宋軍不能出,大部被殲滅,雷有終墜城逃跑。如此看來,似乎北宋官軍的戰斗力并不夠強,而且軍隊管理上來看,從北宋初年就亂成如此,后來的北宋羸弱,也就可以理解。
 
  不過,王均不知道什么原因,自此而后并沒有主動出擊,導致成都成為孤島,外面全部是北宋的部隊,而后的多次阻擊都遭到慘敗,幾個月后,雷有終卷土重來,乘起義軍不備,夜間挖隧道入城,王均率起義軍二萬人突圍而走,逃到自貢富順時,寡不敵眾,終至兵敗,王均自縊身亡。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網易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