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開封工藝 >> 工藝賞析 >> 瀏覽開封

宋繡技法講究經驗和火候

2013/10/12 9:05:32 點擊數: 【字體:

宋繡技法講究經驗和火候


    別以為刺繡很簡單,在我們這個行當中,起碼要從事10年以上的熟手才能繡最細的“四絲”。

  本期藝人: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開封市汴繡協會副會長 韓玉琴

  記者郭曉昊

  汴繡也稱宋繡,起源于宋都開封。宋代時,刺繡在京城十分興盛,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繡坊,在大相國寺東門外還有條專做刺繡的“繡巷”。北宋朝廷還在宮中設有“文繡院”,集中當時最優秀的繡工專為皇親及朝中大臣繡制朝服、工藝品。宋朝南遷后,汴繡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轉移而傳到南方。直到上世紀50年代,開封汴繡迎來第二春,并逐步得到繼承和發展。1982年,汴繡在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活動中被評為繼蘇、粵、湘、蜀繡之后的第五大傳統刺繡,2008年還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北宋以前的繡品,多數是實用品,如帽子、枕頭等。宋繡針法細密,圖案嚴謹,格調高雅,色彩秀麗,當時皇帝的龍袍,官員的朝服、烏紗帽、朝靴等皆為精品。除了實用價值外,繡畫更是一絕。據《宋史·職官》記載,徽宗年間設立了繡畫專科,把繡畫分為山水、樓閣、人物、花鳥,這時,大師級的繡工相繼輩出,繡畫發展到最高境界,并由實用轉為藝術欣賞。

  當時的文人墨客酷愛書法、繪畫,藝術成就非常高。因此汴繡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仿古名畫,現在書畫界都公認,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和工筆畫堪稱國寶,而汴繡恰好與之相結合。例如《清明上河圖》、《百駿圖》、《五牛圖》、《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游春圖》和《步輦圖》等,在還原真跡的基礎上賦予它們新的藝術內涵。例如《清明上河圖》取材北宋畫家張擇端名作,在由畫及繡的再創作過程中綜合使用了十幾種針法,如反槍針(倒鉤針)繡瓦、滾針繡水、蒙針繡柳樹、釘針雙合針繡繩索、拉練針繡船上鐵鏈、平針繡人物等,讓不同的主題呈現出不同的質感,使原來古樸典雅的畫面更顯立體生動。由于繡品所用絲線的材質特點,一個好的繡師在對畫作進行再創作時,可以通過對運針、布線、設色時的方向、角度、長短、粗細、疏密、厚薄、濃淡等等的不同選擇和處理,使所繡對象栩栩如生。別以為刺繡很簡單,在我們這個行當中,起碼要從事10年以上的熟手才能繡最細的“四絲”,功夫不到家的話就很容易將線折斷,而線發毛的話,繡出來的物件肯定不會平齊光亮的,就算不上藝術品了。就像畫家用毛筆一樣,講究經驗和火候。

  此外,表現西畫素描的刺繡作品多以世界一流大師的作品為主,主要采用大小亂針繡與平針繡相結合的手法,繡線顏色豐富(少則幾十色,多則幾百色),繡線紋理轉折靈活、立體感強。而人物肖像刺繡作品神形兼備、生動逼真,以絲線重疊交叉用線的粗細變化與平繡相結合的針法來表現。

  近年來,汴繡也逐步吸收了四大名繡的技藝特點,并多次在國內外參展,深受好評,真可謂“繡棚花鳥逐時新,活色生香可奪真。近世寫生誰好手,熙荃畫意屬神針”。【原標題:宋繡技法講究經驗和火候】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2013-09-15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