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燜魚熱咧,誰要黃燜魚……”一聲粗獷的吆喝聲,一把花白的山羊胡,在燈火闌珊處的開封鼓樓夜市上,已年過花甲的陳建國總是會引來不少食客的目光。10月7日,記者來到陳建國家中采訪。陳建國說:“真正的黃燜魚,選用的都是黃河開封段中的野生小草魚、小黃魚,這是制作黃燜魚的上等材料,只有開封這邊兒才有。”這些小草魚、小黃魚要先油炸,炸到焦黃時,再放入每天熬制的湯當中燜,這地道的黃燜魚就做好了。炸小魚前裹上面粉。2005年,陳建國從父親陳子祥那里接下了祖?zhèn)鞯狞S燜魚鍋,“俺父親13歲就開始賣黃燜魚,賣了半個多世紀,他的叫賣聲通過媒體報道,傳遍了大江南北,還傳到了海外”。陳建國六七歲就跟著父親在當時的相國寺市場賣黃燜魚,后來進部隊、進工廠,沒事兒的時候總會給父親打下手。后來,陳建國跟父親一樣,蓄起了山羊胡,“這就是我們黃燜魚的‘標志’”。說到這兒,陳建國撫摸著胡子大笑起來。而妻子卻不這樣看,打趣說道,“留著胡子太顯老氣,不知道的人都喊我‘阿姨’,叫他‘爺爺’”。平日里,陳建國和妻子兩人支撐著黃燜魚的夜市攤。白天,妻子負責。清理魚,陳建國負責給魚裹面粉、入鍋炸,以及最后的燜制。晚上,兩人一起在夜市出攤。“倆閨女都工作了,兒子也在外地,我們倆老了,多少賣點就行了。”陳建國說。下午五點半,鼓樓廣場周邊停滿了等待“入場”的夜市車,陳建國的黃燜魚車也是其中一員。得到“入場命令”后,夜市車魚貫而入。擺好攤位后,陳建國掀開鍋蓋,熟練地向碗里盛著黃燜魚,口中還不忘吆喝著:“誰要黃燜魚,黃燜魚熱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