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走進開封 >> 印象開封 >> 瀏覽開封

神秘奇書《推背圖》天機泄露的背后

2014/5/15 16:30:15 點擊數: 【字體:

神秘奇書《推背圖》天機泄露的背后  

圖一   推背圖書樣一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報道,說是北宋太宗繼位后,勵精圖治,宋王朝出現了盛世景象。可就在這時,忽傳有《推背圖》之書流行于市。這部號稱以準確推算朝代興衰的書,已經預言“大宋王朝到宋太宗時肯定滅亡”。由于謠傳影響巨大,弄得京城開封的百姓人心惶惶。宋太宗立刻下旨,嚴加查禁。可民間有《推背圖》書的人很多,查禁成效甚微。宋太宗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命人將《推背圖》重新修訂,刪除不利于宋家王朝的內容,增添有助于自己統治的解說,并在發行時強力宣傳,說:“朝廷所發的《推背圖》是正版真書,市井流傳的《推背圖》是盜版假書。”百姓紛紛購買新版《推背圖》,終使不利于大宋王朝的謠言漸漸消失,宋朝又恢復了以往平靜和穩定。

神秘奇書《推背圖》天機泄露的背后  

圖二   推背圖書樣二


    最近,國內市場也有《推背圖》出現,有的在書中預言:2012年人類有洪水、地震、火山噴發、大陸板塊移動以及最終兩極變換的世界性滅頂之災。這種神秘的《推背圖》出現,使一些缺少科學知識的人深信不疑。為此,有必要將《推背圖》背后的“天機”加以泄露,讓世人都知道“天機”的真相。

神秘奇書《推背圖》天機泄露的背后  

圖三   推背圖內頁


    《推背圖》有詩有圖,傳說是預言未來社會變遷的圖書,它同傳說中的西周姜太公《乾坤萬年歌》、三國諸葛亮《馬前課》、唐代李淳風《藏頭詩》、唐代高僧黃檗希運《禪師詩》、北宋邵雍《梅花詩》、明朝劉伯溫《燒餅歌》并稱為古代最著名的“中國七大預言書”,并位列之首。由于人們逆反心理的驅使,此書越是禁看越是讓人感到神秘,這就為心術不正之人提供了巧加利用的機會。因此,破除人們對《推背圖》的迷信,防止被圖謀不軌的人加以利用的最有效辦法,就是讓大家了解《推背圖》為何物。

神秘奇書《推背圖》天機泄露的背后  

圖四     推背圖內頁


    近年國內書攤上陸續出現的《推背圖》有多種版本,有的是從港臺“引進”的。至于歷朝歷代有多少種版本的《推背圖》流傳在世,實在無人能搞清楚,但國境外已經有專門從事《推背圖》研究的專家,當然他們不是為了研究“預言”本身,而是研究這種奇特的文化現象。此書在國內雖搶手一時,但終被冷落,看過的人感嘆:不過如此!說明《推背圖》并不可怕,世人也不會輕易上當的。為使《推背圖》的神秘止于智者,現介紹一下《推背圖》的歷史知識,希望能起到疏導作用。

神秘奇書《推背圖》天機泄露的背后  

圖五   推背圖內頁


    《推背圖》一說為唐朝星象預測家袁天罡和弟子李淳風合著;一說是李淳風著。據傳,因為李淳風預感將來有武則天亂唐之災,便推算起來,直到被師傅袁天罡猛推后背,提示他"天機不可泄漏"后,方才罷手。但此時李淳風卻已推算到千年之后要發生的事情。李淳風把推算成果寫成詩歌,加上圖畫說明,上奏給唐太宗。按說這事關國家生存的重大機密絕不可能外泄,可偏偏就泄漏了出來。此書流傳到社會上被稱為《推背圖》。《推背圖》把唐朝數百年以及宋、遼、金、元、明、清治亂興衰都預測得分毫不差。尤其那一幅幅圖畫,把千年后滿清人的花翎馬褂、西方人的西服革履全部畫得維妙維肖。畫中讓唐朝胡人也頂戴花翎,后人諷刺說,唐朝李淳風竟然連唐朝人穿什么衣服都搞不清了。

神秘奇書《推背圖》天機泄露的背后  

圖六   推背圖內
推背圖內頁二


    此外,已發現的《推背圖》有多種版本,書中圖、詩各不相同,預測的年代下限也各有異。有的預測到清朝初年,有的預測到抗日戰爭,有的預測到“文化大革命”,有的甚至還預測到中國統一。據說,馬英九在臺灣上臺后,中國統一的預言馬上就出現了。如對兩岸關系的預言是“若逢木子冰霜渙,生我者猴死我雕”。就是說臺灣政局至李登輝、陳水扁而走向衰亡。猴者指孫中山,雕者鷹鷲,指馬英九。據說,這種預言甚至成了臺灣島內綠營人士借此攻擊馬英久的一個理由。由此可知,《推背圖》不過是人們的一種推測而已,其中難論有真,必然有假。
  
    產生于唐代的《推背圖》真本預言是否可信,這還要從頭說起。?
  
    唐朝太宗時期確有太史令、皇帝秘閣郎中李淳風其人,他博通群書,精天文歷算陰陽之學,曾主持鑄造渾儀,編成的《麟德歷》取代了過時的《戊寅元歷》。歷法編撰在古代是門深奧的學問,一般學者很難問津,而李淳風對《戊寅元歷》提出修訂意見時才20多歲,這自然要引起皇上的關注,被授予將仕郎,進入太史局任職。李淳風從此開始了官方天文學研究的生涯,是個頗有成就的天文學家。可史書卻將他演義成了一個預言家,在小說中又演義成了出陽入陰,兼判冥事的道仙。
  
    據《舊唐書》記載:唐太宗時代,社會上出現了一本叫《秘記》的書,書中說:"唐代在三世之后,將有女主武王取代其天下。"唐太宗皇帝聽說后,立即召來將仕郎李淳風,讓他細訪此事。李淳風卻勸說太宗:“我據天象推算,此事的朕兆已經形成了,這人已經出生,而且就在陛下的宮中。從現在開始算起,不過三十年,她就要據有天下,幾乎要把唐朝子孫誅殺殆盡。”太宗說:“把宮中那些可疑的人都殺了,你看如何?”李淳風說:“這既然是天意,就沒有逃避的辦法了。該稱王的那人是死不了的,你殺的人再多,也不過是些無辜的人。而且根據天象,此人已在宮中,并且是陛下的眷屬,再過三十年,她就年紀大了,那時她的心腸也軟了些,即使取代唐的天下,可能對陛下的子孫不會殺傷過烈。如果陛下現在把她殺了,上天一定會重新生出一個更年輕的。此人年輕,性情可能更為狠毒。如果這樣,陛下的子孫也許就真得被殺光了。”太宗覺得此言有理,于是就罷手了。
  
    所謂《秘記》,又叫讖記、讖語、圖讖等,本質上是政治性占卜預言抄本,起源不晚于春秋。當它用口頭形式流傳時叫讖語;寫成文字、繪成圖形就叫讖記、秘記、圖讖,作用是為人定名分,知禍福,趨吉避兇,教人縮手回頭。按說唐太宗對事關江山社稷大事的“秘記”預言,本應該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也本該立即吩咐李淳風用法術去搜尋“女主武王”,然后殺掉,以絕后患。然而,他僅僅聽了李淳風一套"天命難違"的話后,就再也不追究了。實在讓人感到,在防止政權易手的問題上,唐太宗沒有蔣介石"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氣魄。于是,這則故事給后人留下了李淳風數術高明,李世民知天命而行仁政的深刻形象。
  
    可事實并非這樣簡單和圓滿。同樣在《舊唐書李君羨傳》中卻記載著另一個故事:唐代貞觀初年,太白星屢屢在白天出現,太史令占測的結果是要有女皇帝興起。當時又有謠言說:“‘女主昌’要有女皇帝統治天下。”唐太宗聽了很不安。當時的李君羨擔任著左武衛將軍,把守著玄武門。一次,唐太宗在宴請武官時做了一個酒令,他讓每人都說出自己的小名。到了李君羨,他說自己的小名叫“五娘子”。唐太宗聽了一怔,立刻想起了“女主昌”的預言。但他旋即大笑道:“什么女子竟能如此勇猛!”宴請結束后,唐太宗根據李君羨的封邑是武連郡公,官職是左武衛將軍,把守的是玄武門,再加上又叫五娘子的情況,主觀認定“女主武王”就是李君羨。于是,以御史奏“君羨與妖人交通,謀不軌”為由,將李君羨殺死,并抄籍其家。 
  
    李君羨之死是唐太宗制造的一件冤案。很明顯,既然李淳風看天象說“女主武王”已在宮內,唐太宗為何不下狠心在宮內查清除掉,卻在宮外殺一個男性功臣武將,何況當時武媚娘姓氏俱在,在性別上比男“五娘子”更符合李君羨的讖語預言。說白了,這不過是作者為李淳風編的神話而已。追其原因,是《舊唐書》原封不動地把演義性“小說家言”搬進了《李淳風傳》之中,把李淳風的真實經歷給神話演義了。
  
    公元648年,唐太宗誅殺功臣李君羨史有記載。公元691年(唐天授二年),武則天稱帝。第二年她就為李君羨冤案昭雪,“乃追復其官爵,以禮改葬”。此事有目共睹。可李淳風向唐太宗密談讖語預言卻無人能見證。可見,上述兩件自相矛盾的事,只說明李淳風的神通和預言本身有假。試想,假如社會上真有宮中武氏女子將為女主的預言,當年唐高宗召集大臣詢問廢除王皇后,策立武昭儀為皇后時,極力反對的大臣們為何不把預言作為阻止策立武氏的最有力論證?而唐太宗居然把武氏納為寵妾,唐高宗又索性把武氏立為皇后,父子倆都把“女主武王”的預言全忘了嗎?唯一答案是,壓根就不存在“女主武王”的預言!
  
    舉一反三,既然唐朝時就不存在李淳風這種預言,唐朝以后至今,所流傳的唐朝李淳風《推背圖》一類的預言還可信嗎?答案是否定的。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文物網(2014-05-1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