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走進開封 >> 印象開封 >> 瀏覽開封

“開封:聽老房子講老故事”之 田家大院

2013/10/15 15:19:17 點擊數: 【字體:

    開封樂觀街47號,田家大院碩果僅存的一所宅院,三進四合院,開封“市保”。開封市文物局評價:田家宅院是典型的清式傳統四合院,建筑之精美,堪稱一流,從中可窺見清代官宦之家的奢侈豪華。

    當年的田家大院,像樂觀街47號這樣的三進院有五六座,它們門挨著門,占據了大半條樂觀街,十分壯觀。

    田氏家族是開封著名的科舉家族,讀書人很多,清道光到光緒年間出過三個進士。田家大院幸存下來的樂觀街47號院,是進士田恂的宅第,它成為田氏科舉家族的實物見證,也是開封文化的一個載體。

“開封:聽老房子講老故事”之 田家大院  

 田家大院精美的室內布置

“開封:聽老房子講老故事”之 田家大院   

田氏家族后人田禾在田家老宅接受采訪

“開封:聽老房子講老故事”之 田家大院   

保存完好的田家大院二進院 □記者盛夏文圖
 

    A

    田家老宅里仍住著田家后人

    田家大院所在的樂觀街,應是現在所謂的“富人區”。

    這條街,道路整潔,兩側都是深宅大院。路北田家,綿延五六個三進院落,占掉路北大半條街。路南繆家,也有四五個大院子。只是繆家沒有田家那么有名罷了。

    樂觀街原名老官街,街之得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此街曾有明代周王府總管太監府外宅第,太監俗稱老官,因此得名。另一種說法是路北田家、路南繆家都有人在朝中做官,人稱官街,后稱老官街。就田家“一門三進士”史實而言,后一種說法更可靠些。老官街改為樂觀街是民國時的事,由諧音引起,樂是多音字,至今開封人說樂觀街,發音仍如“老官街”。

    2011年11月16日,在開封民間文化愛好者付保軍夫婦帶領下,我找到了田家老宅,田家后人田禾夫婦都在家。

    田家臨街門樓位于中軸線東側,正對前院東廂房房山,以東廂房房山作照壁。門樓精美,但重檐上的磚雕、木雕飾件多已脫落,黑漆門不見光澤。

    第一進院由臨街南屋、過廳北屋及東西廂房圍合而成。南屋北屋破損嚴重,東西廂房住戶擠占庭院擴建房舍,原本方正的院落,擠成南北向一條狹窄通道。

    自北屋過廳進二進院,這是全院中心,由正廳北屋及東西廂房構成。

    二進院保存得出人意料的好,院中青色小方磚墁地,花木扶疏,正廳北屋三大間油漆鮮明,東西廂房整體框架墻體未動,只是出廈走廊被用戶加了一道磚墻,以擴大住室面積。

    這種把出廈走廊包進室內增加居住面積的事,在開封老宅我屢屢見到。這么一來,四合院宜人的尺寸比例、舒服通透的空間感都被破壞了。

    正廳北屋三大間優雅雍容,黑漆廊柱,朱紅房門,檐枋下面門柱上裝有雕花荷葉墩,下掛木質透雕垂花柱與花牙板,上面的花籃、菊花、松鼠、葡萄、云龍花鳥等圖案,玲瓏剔透,透出房舍的精美趣味。

    田禾夫婦裝束整潔,斯文從容。田禾在看《大河報》,自言很關注《厚重河南》,太太在織毛衣,小院寂靜,門前角落藤蔓上零星開三兩朵小花,是冬季里罕見的色彩。一種悠閑的生活況味,彌漫在老宅中。

    隨田禾進入室內,我發現客廳正面是六扇玻璃隔斷,裝飾著菱角金錢花框。東西兩側,各有4扇圖案精美的木質玻璃隔扇,隔扇漆成朱紅色,80多年時光過去,仍光澤照人。隔斷和隔扇將房間分為三間,中間是客廳,西邊是書房,東邊是臥室,東西隔間墻上都有壁櫥。

    坐下來細看,我發現房子很不一般?雌饋硎侨g,其實三間前屋后面還有三間同樣大小的套房。外邊看來是長方形的房子,實際上接近正方形。吳凱說:“它在構建時采用了加大進深、加檁及棚架辦法,使其成為幾近正方形的房舍,既隱蔽又實用,構思精巧實不多見。”

    B

    田造就“田家三進士”

    田禾拿出《田氏家譜》,給記者閑話家族史。

    田家是明朝中葉從洪洞縣遷來的,第一代是田稀魁,到田禾已是十六代了。田家興盛,從清中后期開始,田家先后出了田我霖、田怡、田恂三位進士,田我霖是田家第一位進士。

    田稀魁從山西洪洞遷汴后,先住西門內,后搬到城東三十五里的巒莊。他家最初八代無一人做官,所娶妻子全是民女。

    到田我霖曾祖父田崟時,通過捐官取得了六品小官“候選布政司經歷”,初步改換了門庭。到田我霖祖父田毓棟時,他們這一支有了經濟實力,能供子孫讀書走科舉之路,并在此時移居城內老官街,即現在的樂觀街。

    田我霖祖父田毓棟,迎娶了官家之女,開了田氏先河。田毓棟妻陳氏,原籍江蘇徐州,其父陳慈善是九品,她還有任五品同知的叔公和堂伯叔。

    田毓棟非常能干,他像父親那樣繼續捐官,得到六品候選州同頭銜;他善于經營,棄商務農,得以發家!短锸霞易V》記載:“勞于稼穡,倉箱豐盈。”這兩條,使他得以娶到官家之女。

    田毓棟娶陳氏,具備了培養兒孫走科舉之路的兩個重要條件:一是有經濟實力,二是陳氏能帶來教子讀書的基本經驗!短锸霞易V》說,陳氏“賦性嚴肅莊重,尤能訓子”。田毓棟夫婦的努力雖不能立竿見影,但為后代鋪平了道路。他們的七個兒子皆讀書,六子田俽成為飽學之士。

    田俽是田氏家族的大功臣,也是造就“三進士”的關鍵人物。

    田俽文化底蘊厚重,治學嚴謹,勤于筆耕。在國家圖書館藏書中,有田俽著《田氏家譜》和《歷代儒學存真錄》。《歷代儒學存真錄》共十卷,咸豐年間刻板行世,現又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五輯)。他還著有《論語札記》、《讀孟隨筆》等。田俽無功名和實際官職,但他是“田家三進士”的啟蒙老師和田我霖的終身導師,是“田家三進士”踏上仕途的堅實鋪路石。

    田我霖(1843~1895),字雨田,號少坪,是田俽五兄田仕的獨子。田仕多次應試不中,田我霖7歲時田仕過世。田我霖由胞叔田俽撫養成人。田我霖曾道:“我霖幼孤,仰蒙(胞叔)教育,恩逾所生。”田俽對田我霖的關愛,超過了對自己的親生兒子。沒有田俽,就沒有田家首位進士田我霖。

    田家另兩位進士田怡和田恂,都是田俽三兄田侗的孫子。田俽教這兩個侄孫攻讀詩書,對其進行早期智力開發和不斷教育,使他倆緊隨叔父田我霖,成為進士。田怡和田恂考進士的卷子中,都特別寫明,自己受業于叔祖田俽。

    田我霖是同治十年(1871年)二甲第41名進士,田怡和田恂分別是光緒三年(1877年)三甲第101名進士和光緒九年(1883年)三甲第164名進士。其中,田怡為聯捷進士,即頭一年中舉,第二年中進士。

    他們三人考中進士時,都得到皇帝的任命,擔任了實職:田我霖為欽點主事,簽分兵部;田怡為欽點內閣中書;田恂為欽點即用知縣。至此,經過了田毓棟、田俽、田我霖及田恂、田怡四代人的努力,開封田家終于成了赫赫有名的科舉家族。

    田怡曾任內閣中書,外放一任知縣后,以湖北補用知府致仕。田恂歷任山東夏津、定陶、昌樂、壽光、荏平五縣六任知縣,政聲很好,一直到1958年,還有山東人到此走訪。

    我留意到,《田氏家譜》題字者是徐世昌,這是怎么回事呢?

    “民國六年,田氏家族第三次修家譜,主持修譜者是田我霖兒媳吳太夫人,她是固始吳家的女兒,是個新女性,曾擔任北京的小學校長、婦女會長等職。她的兩個弟弟一個是徐世昌的侍衛長,另一個也在北京做官。修家譜時,這兩個人出面向徐世昌要了題字。”田禾道。

    C

    老紅軍居住,

    田家11號院意外留存

    田家出了三個進士后,就在樂觀街大興土木,大半條街都曾是田氏家族產業。一直到1949年,樂觀街路北一拉溜有五六個大三進院,大致完好。

    老門牌10號院,是田我霖老宅,新中國成立初期歸了開封市委。緊挨著的11、12、13號院是田恂老宅。“12號院13號院在田家大院中最精美,20世紀30年代賣給了河南省建設廳廳長張鈁,新中國成立后歸了開封市委黨校,開封市委黨校后來遷走,歸了開封皮革制品廠,原房屋全部拆除,改建成紅磚排樓廠房,這是十分可惜的事兒。”吳凱道。

    “11號院(即現在的樂觀街47號)是1924年我祖母翻蓋的,據說花了好幾萬兩銀子。1958年這個院也被政府收走了,變成了敬老院。收走時是三進院,1986年歸還田家時,最后一進院已拆沒了,前院也未還。還了個二進院正屋和東屋,我家人就住了進來。”田禾道。

    這處宅院的一二進院,尤其是二進院正屋保存完好,是沾了敬老院的光。“(一進院)敬老院住了一院子老紅軍,二進院住了個師長,‘文化大革命’時沒人敢動它。那時田家的好些東西,包括田恂的頂戴花翎都給毀了,院子能保住,是意外之喜。”田禾道。

    田氏后代,遍布陜西北京四川江西新疆等地,多成才。開封留下來的很少。

    田禾是田恂后人,他1963年畢業于開封一中,之后去新疆建設兵團;亻_封后搞土木建設,一直到退休。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2012-03-0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