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愛德華.沙畹攝于1907年7月17日。
從“聲震天中”的匾額可知這照片是從寺后街所攝。左邊路旁的桿子不是電線桿,估計是用作掛商家幌子的桿子,因為此時開封還沒有電。這是目前見到的最早有確切拍攝時間的鼓樓照片。
圖2 從鼓樓街看鼓樓。拍攝時間不詳,其大致年代也應該是和圖1一個年代。和圖1不同之處是隱約何以看見鼓樓上的匾額是“無遠弗屆”。
圖3 從鼓樓街看鼓樓。
1928年,馮玉祥第二次主豫期間鼓樓中間豎起了一個高塔,上置四面鐘報時,并在一樓設“中山圖書館”。看照片,似乎鐘塔剛建好,鐘還沒放進去。如果真如,則照片攝于1928年。此此時,鼓樓街已經拓寬了。
圖4 從寺后街拍攝的鼓樓。時間大約在1930年左右。
圖5 從鼓樓街仰視鼓樓。
“無遠弗屆”匾額清晰可見。一樓的匾額“中山圖書館”據說系劉鎮華所書。劉峙主豫時將“中山圖書館”更名為“通俗圖書館”。照片系1930年左右沈東浦攝。
圖6 日寇侵華時期出版的畫冊一頁。照片攝于日寇占領開封初期。
圖7 日偽時期出版的鼓樓明信片。
圖8 日偽時期出版的明信片。
鼓樓墻體貼滿了日寇的標語。此時,鼓樓前尚未建四面鐘,僅有一個傘亭。
圖9 兩輛黃包車從書店街出來。鼓樓墻上涂著日寇宣傳“共榮”的雜旗。照片拍攝于日寇占領開封時期。
現據文獻記載:開封鼓樓建于明代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歷史了。當時由河南都指揮使徐司馬所筑。歷經數次洪水,屢毀屢修。老照片上見到的鼓樓是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河南巡撫李鶴年主持大修后的鼓樓。1948年夏,開封第一次解放時,樓為炮火所焚,僅剩臺基一座。解放后對臺基加以整修,作為節日檢閱觀禮臺使用。1976年11,時任市委書記的何俊德批準將鼓樓臺基全部拆除,辟為鼓樓廣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