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走進開封 >> 印象開封 >> 瀏覽開封

大美開封 風雅汴梁:宋代——中國圍棋的盛世

2015/2/28 9:24:50 點擊數: 【字體:

    “局上閑爭戰, 人間任是非。空叫禾樵客, 爛柯不知歸。”宋代朱熹的詩——《游爛柯山》道出了圍棋的魅力。

    從“堯造圍棋”到出現第一個“通國之善弈者”弈秋,圍棋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演變過程。這一堪稱與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同步的國粹,在歷代皇帝的偏愛和大力提倡下,到宋代進入了空前繁榮時期,上至皇帝、士大夫,下至市井百姓,莫不對十九路棋盤上的黑白棋子喜愛有加。這一時期,不僅涌現了一批名家國手,也集中出現了大量吟詠圍棋的詩詞和一批圍棋典籍,對圍棋的思考和研究均超前朝,這正是圍棋走向盛世和成熟的標志!

    皇帝酷愛大力提倡

    圍棋在宋時走向鼎盛和成熟絕不是偶然的。除了國家結束割據狀態走向統一,社會穩定這一基本前提之外,朝廷實施重文輕武、鼓勵商貿、手工業等國策,宋太宗趙光義的偏愛和大力提倡,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現代研究者認為,正是由于實施了上述國策,使得宋代經濟發展規模很快超過此前各朝代。北宋時期的一般國民生產總值,比后來的“康乾盛世”多出一倍,在這樣一個經濟大發展、社會空前自由的環境中,包括圍棋在內的文化大發展水到渠成。

    宋太祖趙匡胤是一位傳奇人物,也是一位圍棋高手。年幼時,趙匡胤闖禍出逃至華陰,遇仙道陳摶,因食桃無錢,演繹出一個棋賭華山的故事流傳至今。

    趙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一生雅好圍棋,有關他下棋的故事特別多。北宋僧人文瑩在《湘山野錄》中記載:太宗喜弈棋,諫臣有乞編竄棋待詔賈元于南州者,且言“元每進新圖妙勢,悅惑明主,而萬機聽斷,大致壅遏,復恐坐馳睿襟,神氣郁滯。”上謂言者曰:“朕非不知,聊避六宮之惑耳,卿等不須上言。”其實,所謂“聊避六宮之惑”是假,舍不得圍棋當是真。

    宋太宗不僅自己嗜好圍棋,而且倡導圍棋。太平興國六年,吳越王錢被病賜告久之,太宗遣中使賜錢文楸棋局、水晶棋子,諭旨曰:“朕機務之余,頗曾留意,以卿在假,可用此遣日。”太宗賜錢棋局、棋子,顯然認為圍棋能夠修身養性,值得在王公大臣中提倡。

    史料記載,宋太宗對圍棋精于研究,曾作變棋“獨飛天鵝勢”“對面千里勢”“大海取明珠勢” 三勢。

    亡國之君宋徽宗趙佶或許稱得上中國歷代帝王中藝術天賦最高的皇帝,假如沒有皇位,躋身中國藝術史上彪炳千古的大藝術家之列也未可知。

    與其先人相比,宋徽宗對圍棋的喜愛有過之而無不及,并且造詣很深。宋哲宗死后宋徽宗繼位,他同時也將哲宗的棋待詔全盤接收。其中,劉仲甫就是哲宗、徽宗時獨霸棋壇、所向披靡的大國手。宋徽宗與劉仲甫有過多次切磋,當然不是對手。一次,徽宗與之交鋒后,用一首《念奴嬌》百字詞記下此事。有研究者認為,這首《念奴嬌》記下了宋代宮廷的圍棋品質,棋盤的質地、顏色、別稱,堪稱史上寫圍棋最詳實的詞作。

    下棋、觀棋、論棋文人棋興盛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

    宋代皇帝酷愛圍棋并大力提倡,直接影響了文人士大夫階層的趣向。作為標志文人修為的四藝之一,圍棋在宋代成了一種風尚,一種雅趣,無論是文人士大夫還是附庸風雅之輩,都爭相效仿,以下棋、觀棋、論棋為樂。

    宋代不少文人對圍棋的偏愛,用今天的話說,已經到了執著和癡迷的程度,下棋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圍棋黑白子粒變幻無窮的世界里,他們或尋找閑適,或排遣郁悶,或激蕩情懷。透過他們吟詠圍棋的詩詞,我們不難感知他們從圍棋中體會到的人生真諦。

    文壇一代宗師歐陽修年輕時就對圍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將圍棋作為修身養性的工具,貫穿一生。皇元年(公元1049年),歐陽修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貶謫到潁州,寫下一首題為《夢中作》的詩:“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用來排解胸中郁悶。四句四個意境,如同四幅單軸畫,反映出詩人復雜而矛盾的思想。

    被主考官歐陽修斷為“文章,必獨步天下”的大文豪蘇軾曾作《觀棋》詩一首:

    予素不解棋……予亦隅坐,竟日不以為厭也。

    五老峰前,白鶴遺址。長松蔭庭,風日清美……不聞人聲,時聞落子。紋枰坐對,誰究此味……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優哉游哉,聊復爾耳。

    蘇軾解不解棋,尚有爭論,但詩中“勝固欣然,敗亦可喜”的豁達境界,卻是棋手渴望的,直到今天,仍被眾多棋手視作為座右銘。

    把圍棋棋枰稱為“木野狐”的王安石,因怕影響公務而反對手下人下圍棋。但史料記載,作為政治家的王安石,自己卻是一個標準的棋迷。“北風吹人不可出,清坐且可與君棋。明朝投局亦未晚,從此亦復不吟詩。”從他的這首《對棋呈道原》詩中,可見其對圍棋的癡愛非同一般。王安石雖然癡迷于下棋,卻能夠正確對待下棋,做到不因棋誤事,這是他作為政治家的過人之處。

    王禹、邵雍、黃庭堅、陸游、文天祥、宗澤等也都留下了一些有關圍棋的詩詞。這些人中,黃庭堅可稱得上圍棋高手,陸游,則是宋代詠棋最多的詩人。邵雍作為北宋時期的大哲學家,棋力雖不出眾,但他的兩首觀棋詩《觀棋大吟》和《觀棋長吟》卻非常有名。《觀棋大吟》為我國古代第一長詩,共有1800字,全詩站在朝代更迭的歷史高度,把棋局變化和歷史重大事件結合起來,以圍棋觀歷史興衰,以歷史興衰體悟棋理,寫得大氣磅礴,入木三分。

    文人士大夫筆下,還留下一批吟詠棋室、棋具等方面的詩文,成為后人研究宋代圍棋文化的寶貴財富。

    千古無同局,惟有圍棋。這是圍棋的又一獨特魅力,更是圍棋能夠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始終永葆青春活力的原因吧。

    棋壇群星燦爛圍棋理論豐富

    衡量圍棋盛世的標準,除了普及程度外,還要看國手的數量和對圍棋認識的高度。

    唐代專門設置圍棋官——棋待詔,以王積薪、馮汪為代表人物。宋代承襲唐制,而棋待詔則須通過地方推薦和朝廷的考試,因此,便在民間出現了圍棋棋會。棋會會員眾多,利于棋手之間的交流,提高棋藝和推薦優秀棋手考取棋待詔,這一群體被后世稱為“棋工”。

    宋代棋壇,群星燦爛,徐鉉、賈玄、張靖(一說張擬)、李重恩、劉仲甫、孫、祝不疑、晉士名、李逸民、鄭日新、吳俊臣等一大批知名國手競相輝映,其中以劉仲甫、李逸民最具代表性。

    劉仲甫,字甫之,北宋哲宗、徽宗時翰林院棋待詔,獨霸棋壇二十余年,是圍棋史上繼唐代王積薪之后又一標桿人物。早年與名手楊中和、王玨、孫等會于彭城市樓聯棋,留下我國現存最早的聯棋棋譜成都府四仙子圖。

    千年弈林,傳說故事、名譜典籍雖多,但記錄成書者卻少,能夠完整流傳下來的更是寥寥無幾。至宋,隨著經濟文化的繁盛,特別是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圍棋棋局、棋式的收集、整理和出版提供了技術保障,眾多圍棋典籍應運而生。

    這期間,徐鉉奉太宗旨意撰寫的《圍棋義例》堪稱我國圍棋史上第一本全面論述圍棋戰術的理論著作,對圍棋戰術理論的建立和形成影響深遠。書中,徐鉉將當時圍棋實戰中常用的各種著法、戰術的術語,選擇歸納了32個,并逐一加以解釋,如打劫的“劫”,吃子的“提”等,今天仍在使用。

    張靖撰寫的《棋經十三篇》,被譽為集北宋以前圍棋理論大成之作。相傳圍棋是“兵法一類”,其布局攻殺之法與古代軍事戰爭的戰略戰術有密切關系。《孫子兵法》有13篇,故張靖仿照《孫子兵法》寫成《棋經十三篇》。這是作者博覽千年以來的圍棋理論書譜和文獻資料,并總結北宋國手的實戰經驗,加入自己的新意編寫而成的,語言精練,充滿辯證思維。

    作為北宋第一國手,劉仲甫對弈之余,還著有《忘憂集》《圍棋十訣》《棋訣》等。今天,僅有其晚年撰寫的《棋訣》存世。書中,劉仲甫以布置、侵凌、用戰、取舍四篇,詳論圍棋的基本原理。如果說《棋經十三篇》從宏觀上全面論述了圍棋的哲理、競技、戰略、戰術、心理及棋品等,而《棋訣》則從微觀上詳細論述了每局棋的布局、打入、對殺、取舍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它比《棋經十三篇》的內容更具體、更實用,因此受到歷代棋手的推崇。

    一代宗師李逸民編撰的《忘憂清樂集》被后世稱為中國古代圍棋第一古本,書名來自徽宗御制詩句“忘憂清樂在枰棋”。書中錄有《棋經十三篇》《棋訣》和《論棋訣要雜說》等三篇理論著作和五十多張珍貴的棋譜,包括現存最早的棋譜“孫策詔呂范對弈局”和“晉武帝詔王武子對弈局”。 許多理論、招法在今天仍有很高的借鑒和實用價值。

    從現代考古挖掘看,與宋同時的遼,圍棋技藝也達到了極高的水平,甚至西夏、大理等國,圍棋也深受各階層的喜愛,水平相當高。

    復興圍棋道路漫長

    縱觀數千年的華夏歷史,圍棋的興衰與國運緊密相連。兩宋輕武重文,“杯酒釋兵權”雖然讓軍備削弱,但重文和鼓勵商貿卻使宋代迅速走向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經濟大發展,文化大繁榮,作為國粹的圍棋地位甚高,這也是圍棋為什么會在宋代迸發出如此燦爛奪目光彩的重要原因。

    今天的開封,地位與宋時的東京汴梁自然無法相提并論,但前人為我們留下包括圍棋在內的文化財富卻得天獨厚。這一點,讓很多城市羨慕不已,我們應該好好深入挖掘和利用。

    這些年,開封雖然走出了劉小光、李凡、王檄、魏子翔、何鑫、王偉、趙奕斐等7名職業棋手,但與省內洛陽、南陽等城市相比,圍棋事業整體發展顯得較慢,與杭州相比,差距更大。據悉,杭州不僅早就成立了棋院,還創辦了面向全國招生的圍棋學校。

    可喜的是,開封圍棋的群眾基礎扎實,熱愛圍棋、熱心圍棋事業的各界人士不斷增多,市圍棋協會每年都組織棋手開展對外交流活動。去年7月5日,多年來一直熱心圍棋事業的趙慶軍先生,出資把圍甲領頭羊大連上方隊與九冠王重慶隊第十輪比賽的主場搬到了開封;去年“十一”期間,河南省圍棋團體錦標賽在汴舉行,開封天一圍棋代表隊奪得冠軍,進入河南省圍棋甲級隊行列。目前,在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趙慶軍先生出資借殼組建了河南亞太圍棋代表隊,4月份將參加全國圍乙聯賽。從選擇的隊員實力看,升甲希望很大。

    國運盛則圍棋興。開封圍棋的復興,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