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漯河 >> 歷史傳說 >> 民間故事 >> 瀏覽漯河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漯河廉吏故事——陳星聚篇

2013/10/31 10:22:31 點擊數: 【字體:


    陳星聚(1819-1885),字躍堂,臨潁縣城西南臺陳鄉臺陳村人,曾任臺北知府,抗擊法國侵略軍,保衛臺灣,功勛卓著。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陳星聚中舉,開始走向仕途。同治三年(1864年)任福建省順昌知縣,從此一生大都在福建做官。當時,全省各郡縣社會治安混亂,順昌縣賊寇尤其猖獗,官吏兵卒兇頑,客民橫暴,民不聊生。陳星聚走馬上任后,剛柔并用,恩威兼施,對貪官污吏嚴加懲治,按律問刑,政風為之一新。他性情耿直,不畏權貴豪紳,體恤百姓疾苦,官民上下一體,社會秩序大為好轉。左宗棠非常欣賞他的才干,極力向朝庭推薦,交軍機處記名并升用!俄槻h志》說他“興利除弊,政績頗多”。

    他任閩縣知縣時,首先對該縣以往的案件認真進行復查,使多年的積案冤獄得到及時處理,受到百姓稱頌。當時福建省督撫說他是“純儒循吏”,對其大加贊賞。

    后來,英法軍隊要在福建沿海強筑炮臺,嚴重威脅我國海防安全,陳星聚雖官小職微卻敢據理力爭,提出抗議,因而得罪于“洋人”被清政府調往仙游。

    同治十年(1871年),陳星聚調任古田知縣。剛上任,他就接到百姓舉報:糧胥利用征收皇糧的機會,短稱缺兩,橫征暴斂,利用職權坑害百姓,民憤極大。經過調查,陳星聚掌握了大量證據,將為非作歹的糧胥一一嚴加懲處,多年的積弊豁然澄清。一時間民聲沸騰,街頭巷尾都在傳頌著新來縣官的事跡。他還親自主持選拔童子軍,不論出身,唯才是用。所以他的童子軍大多出身寒門,德才兼備,英勇善戰。

    光緒四年(1878年)陳星聚任臺北知府。當地有一陋規,人死后,必須向官府交納“埋葬稅”,否則尸體不準運出家門。很多窮人家人死后,無錢交稅,只好把尸體放在家里腐爛發臭,民怨厚積。陳星聚上任后,立即廢除“埋葬稅”,并規定:凡家中存有尸骨者,限三天之內一律運出埋葬,過期不埋者,加重罰款。這一舉措,受到臺灣人民的擁護和愛戴。

    清朝未年,英法等帝國主義紛紛入侵中國,臺灣也受到威脅。陳星聚看到形勢緊急,便聯合臺灣各界人士,修筑臺北府城池,加強練兵。中法戰爭爆發后,他又竭盡全力籌集款項,購置彈藥武器,招募青壯年擴充軍隊。

    光緒十年(1884年)八月,戰火漫延到臺灣。九月,法軍二次進攻基隆,基隆失守。陳星聚積極主戰,屢次向臺灣巡撫劉銘傳建議奪回基隆,未被采納。接著,法軍又兵分兩路進攻臺北和淡水,臺灣與大陸海運被封鎖,交通被阻隔,臺北形勢十分危急。他多次電請北洋大臣李鴻章派兵救援未果。時年已68歲的陳星聚決心與臺北共存亡。他帶著妻子兒女來到后花園水井旁,告誡妻兒:“吾家誓與臺北共存亡,如若法軍破城,決不茍活。”安置好妻兒,陳星聚憤然提槍守在城門,高呼:“守我國土,打倒法賊!”日夜督戰指揮。臺北軍民見知府如此氣魄,士氣大振,個個堅守陣地,寸步不讓,與法軍誓死搏斗,終于打退了法軍的多次進攻,守住了臺北。

    但懦弱無能的清政府還是在鎮南關大捷后與法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法條約》。陳星聚得知后,氣毒攻心,背部毒疽發作,憂憤而死,終年68歲。

    陳星聚死后,臺北各界人士感念他為官清正,勇御外寇,就在臺北為他修建了一座“陳公祠”,同時聯名奏請朝廷,對他晉級表彰。清政府追封陳星聚為三品道臺“御賜祭葬如例”,他的遺體由臺北運回故土臨潁安葬,當地人民為紀念陳星聚,就把他的家鄉陳村改名為“臺陳”。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