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歷史傳說 >> 傳說賞析 >> 瀏覽洛陽

所過者化 所存者神

2013/5/30 14:28:34 點擊數: 【字體:


所過者化 所存者神

所過者化 所存者神

圖為古唐寺內的兩通石碑。
 
    周日的早上,剛睜開迷糊的雙眼,俺便有了外出走走的沖動。古唐寺很早就知道,可多次擦肩而過,也沒有前往拜訪。于是,俺將探訪古唐寺的意向報請家庭領導班子審批。經老婆和兒子這兩位班子成員共同研究決定,午飯后,由兒子親自帶俺前去參觀考察,并責成俺沿途做好領導同志的安全保衛和服務工作。這便有了俺和古唐寺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古唐寺,又名大福先寺,位于洛陽東郊唐寺門村。它坐南朝北,背依洛河,面向邙山,與多數“坐北朝南”的我國佛寺方向迥異。據有關資料介紹,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在城東五里的塔灣建成古唐寺,又稱“塔寺”。明朝洛河泛濫,將寺沖毀。洪水過后,鄉民將寺中留存的部分遺物北移數里,重建寺院。清乾隆年間的《洛陽志》也記載:大福先寺在東郊,俗名“塔寺”,唐武時建。民國11年經過一次重修,并有吳佩孚部參謀長張佐民于山門匾額上提名“古唐寺”。很可惜,各殿內原有的佛教造像,于1937年被國民黨196師全部砸毀。1993年重修,又更名為大福先寺。門匾上的“大福先寺”四字為已圓寂的白馬寺方丈釋海法生前題寫。

  步入寺院山門,俺與一位50多歲的老僧閑聊起來。“神像都是這幾年重塑的。聽師父說,十幾年前這里連院墻都沒有,院子里都是荒草,垃圾堆到處都是。”俺想問個究竟,老僧卻說他是近年才來,詳情得問原來的師父。順著他手指方向,俺看到有幾位僧人正和一群當地村民在清掃路面、栽種樹苗。念經打坐是種修行,這何嘗不是一種修行?

  不忍打擾師父,俺一家人便在寺院里東走西看起來。圓覺殿外豎立的兩通石碑吸引了俺們的眼球,走近細觀,皆為吳佩孚部參謀長張佐民重修古唐寺時所題,西邊一通上書“所過者化”,東邊一通上書“所存者神”。“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這不是孟子的話嗎?儒家的思想箴言怎么會鐫刻在佛家的寺院里呢?

  “什么意思啊?”兒子問俺。“意思就是所有經過這里來化緣的,只有洛神自己留下了。” “你瞎說。不告訴我拉倒!”兒子當然沒信我的鬼話,不過他哪知道,這八個字的精妙,俺幾十歲的人還似懂非懂,怎么講給他一個幾歲的孩童,讓他去理解?所以,俺才胡說八道,瞎謅啊!

  思忖與不解間,俺和兒子走遍了寺中幾個大殿,也查看了不少寺院的介紹。沒想到,這個瞧著不起眼的古唐寺,竟然有非常深厚的淵源和顯赫的歷史地位。女皇武則天曾親自為古唐寺撰寫浮圖碑文,此碑文收入《全唐文》第九十八卷。畫圣吳道子曾在古唐寺內創作《地獄變》壁畫,其中所畫“病龍”堪稱絕妙,令屠夫、漁人觀后皆“畏罪改業”,不敢再操屠戮生靈的舊業。許多中外僧人也紛紛來到該寺,其中北印度僧人阿彌真那、中印度僧人善無畏等來洛陽都曾在古唐寺翻譯經文,多年來,在這里譯出了《寶雨經》、《華嚴經》、《一切莊嚴王經》、《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等數十部佛教重要經文。同時,古唐寺還為中日兩國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的交流起過重大作用。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日本人榮睿、普照肩負祈請名僧大師東渡弘法的重任來到中國。唐玄宗敕令他們禪居于大福先寺中學法。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榮睿、普照祈請福先寺僧人道璿赴日本弘法傳戒。道璿是中國佛教禪宗北宗鼻祖神秀的再傳弟子,先鑒真六年到達日本,后來為日本禪宗的第二代傳人。至今,每年都有不少日本信徒來古唐寺尋根朝拜。

  “這個村就是因為有了這個寺而來的。”告別之際,那位老僧告訴俺。出于好奇,俺停步問個究竟。原來,古唐寺院前的路曾是洛陽東去的大道,過往行人眾多。同時,由于古唐寺在佛教界的聲望和影響,這里佛教信徒眾多、香火不斷,來自四面八方的香客絡繹不絕。于是,附近的村民便有幾戶瞅準了商機,在此門前擺設茶水攤,作為行人與香客的歇腳驛站。慢慢地引來許多人效仿,久而久之,人們便開始環寺居住,并取村名“唐寺門”,且沿用至今。

  聽完老僧的這番介紹,俺心中一動,在中國佛教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唐寺何嘗不是佛路途中的驛站呢?大福先寺從初創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幾度興衰,仍香火不斷。無數人曾在這里參禪悟道,修得正果。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不正是“所過者化,所存者神”嗎?

    心中釋然!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日報 2007-06-2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