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被羞辱,是遭了著名的“青白眼”的“暗算”。“青白眼”是“竹林七賢”之一阮籍的一項(xiàng)“特異功能”。阮籍眼球居中,正視對方,謂之“青眼”,表示對人的喜愛或尊重;眼睛斜視,則現(xiàn)出眼白,便是對人的輕視或憎惡。
當(dāng)時,阮籍的母親去世了,嵇喜前來吊喪。阮籍作白眼,嵇喜尷尬得不行,便悄悄地走了;嵇喜的弟弟嵇康聽說了此事,就帶著酒、挾著琴來吊喪,阮籍大悅,“遂見青眼”。
第二次被羞辱,則是嵇康的好友呂安干的。有一次,呂安前往嵇康家拜訪,正值嵇康外出,嵇康的哥哥嵇喜便出門迎客。呂安看不起嵇喜的為人,就站在門口題了一個“鳳”字便走了。嵇喜不明用意,以為這是呂安一時高興所寫。他不知道,這是呂安對他的嘲弄——呂安用分拆繁體“鳳”的方法,暗喻嵇喜平庸。
嵇喜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招致大家的蔑視?原來,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馬昭過世,其子衛(wèi)將軍司馬攸因過分悲傷而絕食。嵇喜就進(jìn)諫說:“躬自進(jìn)食,攸不得已,為之強(qiáng)飯。”司馬攸這才吃飯。后來,嵇喜對左右手說:“嵇司馬將令我不忘居喪之節(jié),得存區(qū)區(qū)之身耳。”
史書上說司馬攸“以禮自拘,鮮有過事”,而清流們最不喜歡的就是“禮節(jié)”二字。在阮籍們看來,嵇喜的這個馬屁拍得太明顯了。
但實(shí)際上,嵇喜比那些清流更有才能。他任江夏太守時,吳將孫遵、李承率兵五萬攻江夏,嵇喜擊破之;任徐州刺史時,吳故將莞恭、帛奉舉兵反,嵇喜討平之。可謂能文能武,史書稱他“有當(dāng)世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