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釋義:“麻姑搔背”喻奢望,亦喻愜懷之事。
成語出處:《太平廣記·神仙傳》:東漢桓帝時,仙人王遠(方平),降于蔡經家,召麻姑至……蔡經見麻姑手指纖細似鳥爪,自念:“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佳。”
相傳東漢桓帝時,某年的七月七日,神仙王遠要到洛陽一個名叫蔡經的人的家里。神仙降臨,蔡家自然早就預備好豐盛的酒菜,迎接神仙。不久,大家就聽到天上鑼鼓喧騰的聲音,王遠來了!
王遠見了蔡經一家人,就派使者請仙女麻姑赴宴。不多久,麻姑也來了,兩個神仙見面了,也像俗人一樣聊起了往事。
兩個神仙聊著天,就把主人蔡經給晾到了一邊兒。蔡經挺無聊的,就開始觀察起神仙來,他發現麻姑的手指尖像鳥爪一樣——大概類似于現在女孩兒們做的那種“美甲”。這蔡經也比較“搗蛋”,他突發奇想,用那爪子抓背搔癢,一定很舒服吧!
蔡經也不想想,他想的對象可是神仙!這不,還沒把這想法說出口呢,王遠便洞察了他的心思,大喝一聲:“大膽!麻姑是神仙,你竟然想用她的手搔背!”說罷,便把蔡經捆起來鞭打。
據說,蔡經的家人目睹了蔡經被鞭打的情形,但沒有看到施刑的人。打完后,王遠說:“平常人是無福消受我的鞭打的。”仍堅持到吃完飯,才和麻姑一起離去。
后來,人們就以“麻姑搔背”來比喻不切實際的奢望,亦喻愜懷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