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原有神秘、奧妙的意思,現(xiàn)多指無法想象,難以理解。
典源:《洛陽伽藍記·永寧寺》:“佛事精妙,不可思議。”
北魏統(tǒng)治集團尊崇佛教,王公貴族,爭相建寺,洛陽佛教盛極一時。當時,洛陽的佛寺多達1367座,被譽為“佛都”,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永寧寺。
永寧寺是當時洛陽佛寺中的“大哥大”,它是北魏靈太后在公元516年建的。建它的人身份尊貴不說,選址也是洛陽的“黃金地段”:“其寺東有太尉府,西對永康里(當時洛陽的繁華區(qū)),南界昭云曹(現(xiàn)在的宗教局),北鄰御史臺。”據(jù)說這個地段是三國魏國大將軍曹爽的故宅。
當時,永寧寺的規(guī)模在所有寺廟中是最大的,裝修也最豪華,它有兩處雄偉建筑:一是永寧寺塔,塔架木為之,舉高九十丈,上有金頂,復(fù)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塔身塔頂合約244米),放到現(xiàn)在,也是超高建筑了;此外,永寧寺塔每層掛有金鈴,風過后,叮當作響,十里外都能聽到,每層還有四面墻,每面墻有三門六窗,門都刷了紅漆,上面有五行金釘。其二是佛殿,形如太極,中間有個一丈八高的金像,此外還有繡珠像、金織像、玉像等,“外國所獻經(jīng)像,皆在此寺”。不僅如此,整個寺院光僧房就有一千多間,均雕梁粉壁,華麗得一塌糊涂。
楊炫之是北平(河北省滿城)人,曾擔任過期城郡太守一職。公元547年,楊炫之行經(jīng)洛陽時,正值洛陽戰(zhàn)后不久,目睹貴族王公耗費巨資所建之佛寺已多成廢墟,他深有感慨,便著《洛陽伽藍記》一書,記錄洛陽及城郊諸大寺之建寺緣起及建筑結(jié)構(gòu)等。
在這本書中,楊炫之回憶說,當時永寧寺建成之后,皇帝和太后一起登樓,“視宮中如掌內(nèi),臨京師若家庭”。后來,楊炫之也曾登塔觀望,這塔太高了,感覺云雨都在腳下,他頓時驚嘆:“佛事精妙,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