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名人名家 >> 名人與河南 >> 瀏覽洛陽

屯兵洛陽時期的吳佩孚

2013/9/6 10:24:02 點擊數: 【字體:

屯兵洛陽時期的吳佩孚
記者 杜武 攝
屯兵洛陽時期的吳佩孚
吳佩孚屯兵洛陽時期的司令部。


    吳佩孚擴建西工兵營后,一邊練兵,一邊控制著時局。當時的北洋軍閥直系首領表面上是曹錕,實際上是吳佩孚。1920年~1924年,吳駐洛陽,曹居京津,時云:“只要洛陽打個噴嚏,北京天津都要下雨。”
  
    吳佩孚屯兵洛陽期間,八方輻輳,四面來朝,連日、英、美等國都來拉攏他,其他軍閥當然敵不過他。當時流傳一句話“直系即中央”,透出吳佩孚的神氣和霸氣。

  吳佩孚當年的司令部,就在西工區政府東邊緊鄰的一座四合院內。

  四合院的房屋,在2004年統一整修過,屋頂是清一色的小青瓦,庭院也進行了綠化。可是,經過修飾的簇新與完美,遮蓋了原來的破敗,掩去了昔日的蒼涼,使人難以找到游走其間的往事。而當年,這里房舍儼然,氣氛肅穆。1920年~1924年,吳佩孚屯兵洛陽,企圖以武力統一全國,在此度過了他最輝煌的4年。

  吳佩孚修了一座“老吳橋”:橋塌了

  吳佩孚屯兵洛陽后,洛陽遂成為直系軍閥統治的軍事中心。可是,當時的洛陽沒有一座能過汽車的橋梁,這給吳佩孚的軍事行動帶來極大不便。他尋思著在洛河上建一座大橋,好讓他的軍車通過。

  錢從哪里來?事有湊巧,1921年,實業家張謇組織上海北方工賑協會會員來到洛陽,吳佩孚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大力支持張謇舉辦工賑活動,發動社會各界,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工,在洛河上修了一座鋼筋混凝土大橋。

  此橋全長206米、寬6.1米、23孔,為民國初期河南省建成的第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橋梁。1922年6月大橋建成后,吳佩孚想為此橋命名,就說:“這座大橋附近,原是隋唐天津橋遺址,‘天津曉月’本是洛陽八大景之一,非常有名,我看也不必起什么新名字了,仍叫天津橋吧!”  

  于是這座橋也叫“天津橋”,但洛陽百姓稱之為“老吳橋”。“老吳橋”的具體位置,就在洛陽橋西邊不遠處的河北沿,很好找,現在只剩下一截橋頭懸在空中,猶如斷臂指向對岸。前些年,洛浦公園剛建成時,有人利用這十幾米的殘留橋面,搭起一個綠色塑料棚,下設簡單的茶座,以招徠游客,但后來生意不好,于是又恢復了斷橋橋面的平靜。

  那么,這座橋是怎么塌的呢?

  請教洛陽文史專家徐金星先生,他說:關于“老吳橋”的損毀有兩種說法,一說是被洪水沖毀了;另一種說法是戰爭中被飛機炸毀了。他認為前一種說法比較可信。      

  洛陽民間的說法,印證了徐金星先生的觀點,說是1922年6月28日大橋建成后,吳佩孚上橋檢查驗收。他看到長橋臥波,洛水滔滔,很是高興,于是站在橋中間,雙手合十向上天許愿:“如果吳某能在洛陽立足成事,請上天保留此橋;若不能,請毀之。”事情就是那么巧,他剛剛許過愿,洛河河水就暴漲,兇猛的洪水自西而來,沖塌了兩側引橋,吳佩孚被困在橋中間,望水興嘆,無法脫身。

  吳夫人聽到消息,心急如焚。這時已是黃昏,幾經商議,吳夫人吩咐部下立即開著汽車來到洛河北岸,打開車燈照向橋面,徹夜為吳佩孚照明,并賞給工兵連重金,讓工兵連夜出動,緊急修復引橋。工兵們費了不少工夫,終于在第二天上午將吳佩孚救下殘橋。一時間,吳佩孚夜困“老吳橋”的消息就在洛陽傳開了。

  吳佩孚很沮喪,他本想借洛陽的帝都龍脈,在此屯兵成就大事,但許下的愿當場泡湯,使他感到很沒面子,連續幾天情緒非常低落。其實,哪是因為什么“老天長眼”,而是因為橋修成后,恰好到了洪水泛濫的季節,于是就把引橋沖垮了。也合該吳佩孚倒霉,橋被沖毀之后,老百姓紛紛傳說吳佩孚在洛陽呆不了多久了,這是老天爺要懲罰他,先給他一點兒顏色看……后來的事實證明,吳佩孚果然在第二次直奉大戰中兵敗。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洛陽晚報 2007年7月6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吳佩孚與西工兵營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