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過去了,“老吳橋”的殘橋仍然戳在那兒,見證著吳佩孚在洛陽的興衰沉浮。
吳佩孚鎮壓二七大罷工:心黑了
吳佩孚在洛陽屯兵4年,其間發生的最大事件,是他殘酷鎮壓“二七工人大罷工”。
吳佩孚這個人,給人的印象是飽讀詩書,比較有修養,既很“古典”,又很“時尚”,所以他一直提倡什么“勞工神圣”。當時的鐵路工人運動很活躍,1923年1月5日,京漢鐵路總工會第三次籌備會議在鄭州召開,決定于2月1日在鄭州舉行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吳佩孚看到工人要建立組織,慌了,不再標榜“勞工神圣”了,他害怕工人運動蓬勃發展下去,會威脅北洋政府的統治,于是趕緊把京漢鐵路局局長趙繼賢召到洛陽,狠狠地訓斥了一頓,嚴令禁止工人集會。
工人們沒有聽他的,到了2月1日,工人代表按原計劃開會,與布防的軍警發生沖突。2月4日,京漢鐵路全線工人總罷工,客車、貨車、軍車一律停駛,1000余公里京漢鐵路陷于癱瘓。
罷工開始后,各方的報告如雪片般飛向洛陽,稱工人態度堅決,無法進行調解。吳佩孚決定鎮壓工人運動,遂下令強制工人復工,不服從者以武力相脅,為首者予以逮捕。
工人們沒有被嚇倒,大家仍有組織地堅持罷工。罷工進行到第三天,吳佩孚的各路軍警開始行動。他們先將各大車站工會負責人拘捕,不讓他們和工人聯絡,企圖阻斷罷工鏈條。但是工人們仍然不肯復工。1923年2月7日,吳佩孚的全面鎮壓行動開始了,京漢鐵路線上,槍彈呼嘯,鮮血飛濺,3萬多名京漢鐵路工人,為了爭人權爭自由,和吳佩孚的軍隊進行了堅決抗爭。
吳佩孚坐鎮洛陽,命令湖北督軍蕭耀南派軍隊屠殺罷工工人,敵人開槍打死工人50余人,打傷300多人。在漢口,京漢鐵路總工會江岸分會委員長、共產黨員林祥謙,京漢鐵路總工會法律顧問、共產黨員施洋等先后慘遭殺害。當時,軍閥走狗張厚生帶領兩個營,把林祥謙綁在江岸車站站臺的木樁上,命林祥謙下令復工,當即遭到林祥謙的斷然拒絕。劊子手舉刀砍向林祥謙,每砍一刀,就問:“上不上工?”已成血人的林祥謙斬釘截鐵地說:“上工要總工會的命令。我們是頭可斷,工不可上!”劊子手的屠刀再次揮向這位不屈的勇士。林祥謙拼盡最后的力氣怒斥敵人:“可憐一個好好的中國,就斷送在你們這班混賬王八蛋手里了!”他大義凜然,英勇就義。
吳佩孚當時鎮壓工人大罷工的動作很大,洛陽大街上軍車呼嘯,軍警調動頻繁,洛陽民眾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事后,吳佩孚談起此事時輕描淡寫。當時,偃師府店有一個叫孫桓卿的,時為鎮嵩軍駐洛辦事處主任。他在吳佩孚司令部親耳聽到吳佩孚說:“這些小孩子們(指罷工工人)鬧事,會鬧成啥洋景!狠狠地治治他們,看他們還敢鬧?哼!”吳佩孚還在洛陽多種場合表示了這種態度,所以當時的洛陽人都說:吳佩孚鎮壓罷工工人,心太黑了,不得好死!
吳佩孚灰溜溜地離開洛陽:事敗了
曾幾何時,吳佩孚在洛陽威風八面,不可一世。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大戰爆發,他把張作霖趕出了山海關,名震朝野,權傾一時,世界各地的報紙、雜志紛紛刊登他的照片,介紹他的事跡。一個叫露娜的德國小姐很崇拜他,不遠千里跑到洛陽,向他表達了狂熱的愛,稱:嫁給他當小老婆也樂意。當時的洛陽城,成了全國政客和大小軍閥的聚集地,除奉系軍閥把持的東三省外,全國各省都有代表常駐洛陽。一時間,洛陽冠蓋如云,燈紅酒綠,使這個城市的商業空前繁榮。
1923年4月,吳佩孚在洛陽過50歲大壽,各省督軍及師長、旅長都來洛慶賀,各界名人也來湊熱鬧,各國駐北京使館都派武官來洛祝賀。當天,吳佩孚在西工兵營舉行盛大的閱兵式,他身著戎裝,端坐在閱兵臺正中,左邊是當代大儒康有為,右側是清末遜帝溥儀派來的代表福啟。吳佩孚好不威風,洛陽城好不熱鬧。
人間事,實難料,到1924年秋,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當年9月17日,吳佩孚由洛陽北上指揮作戰。兩個月后,由于其部下馮玉祥、胡景翼、孫岳發動“北京政變”,陣前倒戈,離他而去,吳佩孚頃刻兵敗,狼狽地回到洛陽。
回到洛陽后,他本打算重整旗鼓,不料在豫西起家的鎮嵩軍也不再聽他指揮。鎮嵩軍憨玉錕部從陜入豫,還沒有走到新安,就派人送信讓吳佩孚滾蛋。吳佩孚好不傷心,看著他的西工兵營,看著他的司令部,看著他的繼光樓,看著他的閱兵臺,磨磨蹭蹭不愿離開。無奈驅逐令一道接一道,勒令他輕車簡從,把帶不走的書籍和字畫就地封存,立刻從金谷園火車站乘火車離開。
就這樣,吳佩孚極不情愿地離開洛陽。他從鄭州轉往信陽,在雞公山上盤桓多日,就是不想離開河南。他站在雞公山山頭,朝著洛陽方向望去,一遍遍地看自己在洛陽寫成的《春秋正識證釋》、《易箴》、《大丈夫論》、《日食參考說》等書,禁不住長吁短嘆,感嘆自己在洛陽沒有“成大事”。消息傳來,洛陽傳起了民謠:“吳佩孚,坐洛陽;想坐長,坐不長,落了個虛名‘洛陽王’。”
吳佩孚一離洛陽,便一直走下坡路。盡管后來他又跑到湖北、云南等地,出任所謂“14省討賊聯軍總司令”,企圖東山再起,但最終兵敗,只好再度北上,于1931年隱居在北京什錦花園。
。保梗常纺,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華北地區淪陷,日軍利誘吳佩孚出任北平維持會長,遭到吳佩孚的嚴詞拒絕。1939年底的一天,吳佩孚在吃餃子時,肉餡兒中的一根小骨頭插進牙齦,幾天后牙齦便腫了起來。12月4日下午3時,他的朋友齊燮元、符定一,帶著日本軍醫處長石田來到什錦花園為他“治牙”。石田掏出一把狹長銳利的手術刀要做“手術”。吳夫人見狀,大聲抗議道:“既然開刀,為什么不打麻藥?”石田奸笑著,在皮包內翻了半天,才找出針劑給吳佩孚注射了一支,然后又撬開吳佩孚的嘴巴。說時遲那時快,石田那把狹長鋒利的手術刀,并沒有伸向吳腫脹的牙齦,而是直接刺向了他的喉嚨。只聽吳佩孚“啊”的一聲慘叫,當即血流不止。吳佩孚意識到遭了暗算,怒視著石田,氣絕身亡。
吳佩孚,這個曾經叱咤風云的大軍閥,生命就這樣畫上了句號。本報記者 孫欽良【原標題:屯兵洛陽時期的吳佩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