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傳統文藝 >> 文藝知識 >> 瀏覽洛陽

洛陽曲劇往事——追憶劇作家

2013/4/15 10:01:00 點擊數: 【字體:


    洛陽私塾先生任甲辰,汝州的郭成章、韓宗皋、李升堂等,都編寫過曲劇劇本。
   
    郭成章生于1901年,汝州市夏店鄉毛寨村人,自小苦讀詩書,詩詞格律,音韻轍口,皆為通達。他五六歲就熟讀四書五經,七八歲便能出口成章,10歲生日那天,方圓幾十里內的文人騷客紛紛登門會詩,郭成章應對自如,語驚四座,村子里車水馬龍,熱鬧了好幾天。

  但他酷愛曲子戲,無意于仕途功名,不到20歲,就為戲班子寫了好幾出戲,《天河記》、《大鬧蘇家樓》、《丁郎認父》、《劉全進瓜》等都出自他的筆下。《天河記》是根據牛郎織女的故事寫成,劇情曲折動人,每演至動情處,臺上臺下哭聲一片,姑娘、媳婦們看罷戲回家,常常走一路哭一路。這出戲在洛陽演出時,女觀眾看罷戲,圍著后臺不走,非要看演員卸妝后的模樣。文革期間,全國都唱京劇樣板戲,毛寨村里的男女老少卻把《天河記》當成“樣板戲”偷偷地唱,足見此戲感人。

  郭成章是著名劇作家,他編寫的唱詞通俗,瑯瑯上口,可讓演唱者遂心駕馭,順順當當。他從《聊齋》中挑選情節,改編為《鬼狐傳》、《蓮香》、《桂蓮》,又從《今古傳奇》和民間故事中汲取營養,改編成《風雪配》、《六月雪》。他還與楊萬春合作,改編了《嫦娥奔月》、《春秋配》、《狐貍仙鬧書館》等劇目。   

  《風雪配》如今已是經典劇目,但最初洛陽舞臺上沒有,此劇目先在郭成章的家鄉試演,然后在平頂山一帶巡演,后來才由劉保才攜至洛陽。《天仙配》是從寶豐傳到洛陽,后來其他劇本也陸續傳到洛陽。郭成章創作的《陳三兩爬堂》,先由嵩縣曲子班演出,在南陽、老河口、襄陽、樊城演紅后,經改編由張新芳主演拍成了電影。

  但“文革”開始后,郭成章被打入“四類分子”之列,成為“專政對象”,從此,他只能在一孔破窯洞里了卻殘年。更讓他抱憾的是,有的戲拍成電影后,劇本編劇竟不寫他的名字,直到1980年他被“摘帽”后,人家才承認他是原著作者。如今,早已作古的郭成章,若知道《梨園春》中的打擂人都愛唱他的《風雪配》選段,一定會含笑九泉了。這位死在破窯洞里的曲劇巨擘,曾為曲劇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曲劇往事》理應給他一席之地!

  與郭成章同時編寫曲劇的,還有汝州市紙坊街的韓宗皋,他先后創作了《巧中巧》、《錯中錯》、《打砂鍋》等大型劇本。同時改編的劇本有《朱買臣休妻》和《十五貫》等傳統劇本。

  洛陽的任甲辰,主要改編了《白蛇傳》,該戲也是曲劇常演劇目,在此不得不提。還有洛陽曲劇史家李振山,一生竭盡心力,為古都留下了《洛陽曲劇史話》,在這冊行文嚴謹的史話里,李老先生秉筆直書,為曲劇鉤沉,為演員立傳,為后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史料。。

  李振山出生于洛陽郊區李屯,是一位出色的戲劇理論工作者,1919年生,后來入省立洛陽初中學習,曾任學生聯合會主席,1948年擔任洛陽市戲曲改革委員會秘書,1949年擔任洛陽市文聯戲劇部長。除了整理洛陽曲劇史外,他還參與整理了《闖王進京》、《紅娘子》、《三打祝家莊》、《九件衣》等20多個劇本,這些戲均已上演,反響很好。

  這位把眾多曲劇演員寫入歷史的人,卻沒有往自己身上添墨添彩,資料中對他的記錄只有短短的幾行:“李振山1954 年參與改編了大型歷史劇《屈原》,1979年調入洛陽市戲校任編劇,后調入洛陽市藝術研究室,發表有《豫西調今昔》和《河南曲劇發展史》等學術論文。”他對曲劇發展史貢獻很大,但他名氣不彰,為人處事低調簡約,他不動聲色和默默寫作的姿態,亦如曲劇界眾多不知名的幕后英雄,隱身于藝術長河中,默遞著一脈清流,只能在人們偶而提到時泛起一片漣漪。【原標題:洛陽曲劇往事——追憶劇作家】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洛學苑網 2011年10月18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