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傳統文藝 >> 文藝知識 >> 瀏覽洛陽

生丑不擋、東西流派兼容的豫劇名老藝人“狗尾巴”

2013/4/27 16:11:20 點擊數: 【字體:

 
    豫劇早期老藝人多是識字不多的農民,他們中間沒有唱出名的姑且不說,如果一旦成名就有人關注他們。這種“關注”形式常常是觀眾抓住他們的演技特征,給他們起個外號(如“地牤牛”、“玻璃翠”、“大鱉妞”、“白菜心”之類),久而久之,他們的大名或許被遺忘,而這個外號成了他們的藝名,本文要介紹的“狗尾(音yi)巴”就是其中一例。“狗尾巴草”是大家熟悉的,這里把“草”字去掉,單言“狗尾巴”就是狗的尾巴。緣何觀眾把這個不好聽的外號送給了他?因為大家看到,臺上的他非常活躍,像狗尾巴那樣搖搖擺擺,忽而這樣,忽而那樣,啥戲都難不住他,小生、老生、丑行樣樣都中,豫西調、祥符調也都能唱,于是把這個藝名奉送給他。這個藝名絕沒有嬉笑、奚落之意,卻包含了觀眾對他的喜愛與期待。
   
    “狗尾巴”不是沒有大名,他大名王遂朝,原名王金玉,偃師縣府店鄉西口孜村人。生于1900年,卒于1958年,才活了58年,是豫劇中早期著名老藝人。本文題目中說他“生丑不擋”很好理解,但說他“東西流派兼容”,這要做一番解釋了。他自幼父母雙亡,十歲經堂兄王相臣(藝名狗頭)介紹,到登封大金店煤窯戲班坐科。出科搭班演出后,曾到開封受到豫劇名師孫延德的指教,是祥符調名生張子林、陳玉亭等人的師兄弟。上世紀30年代曾以英俊小生形象,在開封與馬雙枝、司鳳英同臺演出《春秋配》、《玉虎墜》等戲。就是說,他開始學的是豫西調,回來又到開封學了祥符調,把豫西調和祥符調融合在一起,形成就自己的演唱風格,所以我用了“東西流派兼容”四個字。
  
    一、生丑不擋的狗尾巴,曾為牛得草親自傳授了《唐知縣審浩命》(即《七品芝麻官》)
   
    一個演員能演小生和須生,又能以丑行出名者少矣!15歲入科班學戲的王遂朝,初習小生,又轉須生,他原本嗓音不好,但學藝刻苦,潛心鉆研習練,探索出一套別致的演唱技巧,吐字清晰,唱腔婉轉流暢;表演武戲剛中有柔,分寸適度。《劉全進瓜》、《申包胥掛帥》、《雙孝廉》皆為他的唱功拿手戲。他的腿功、翎子功、髯口技巧尤為出色,且富于感情色彩。但他不“安分守己”,卻另辟蹊徑,在豫劇丑行中打造出一片天地。
     
    他在《唐知縣審誥命》中飾演唐成,劇中髯口技巧精湛嫻熟,堪稱一絕。一出場,手持水煙袋,眼皮搭拉,貌不驚人,但嘴角兩抹八字胡卻有意無意地抖著,似隱不凡之心。念白道:“七品坐縣印,不服嚴閣老”時,胡須向左一撇,輕蔑之態即出;接到林秀英狀子,兩撇胡須急劇顫動,顯示出人物疾惡如仇的性格,被誥命羞辱后又氣又惱,將小八字胡咬在嘴里,拾起烏紗帽頭上一撂,額頭汗珠滾滾而落,觀眾拍手稱好,說他渾身都是戲,生動地塑造出不畏權勢、性格詼諧風趣的七品知縣形象,豫西觀眾譽他為“活唐成”。三十余年的舞臺實踐,他的《審誥命》藝術愈加精湛。他平生演戲求精而不貪多,常教導徒弟說:“不怕千角會,就怕一角獨。”
    
     這出《審誥命》還親傳給了牛得草先生,使他日后《七品芝麻官》奠定了豫劇丑行靠前的地位。我曾寫過一篇博文《一出<七品芝麻官>耗費了牛得草大師的半生精力》,鏈接是,今從里面抽去部分文字于下,看看牛得草是如何從開封到洛陽向狗尾巴學習這出戲的。
  
    1952年秋,在開封和平戲院小有名氣的牛得草,沒有忘記李小需師傅臨終時的囑托:要把《唐知縣審誥命》這出丑角主演的戲學過來。當年聽說洛陽有個藝名叫狗尾巴的老藝人還在演《唐知縣審浩命》。當年才19歲的牛得草決定去拜訪這位老藝人。他坐上從開封到洛陽的夜車到了洛陽,在街上四處打聽,才知道這位老藝人在洛陽大舞臺(其實是一座席棚戲園子)唱戲。他費了好大勁兒才找到大舞臺,但沒見到老藝人,就跟燒茶爐的老人攀談起來。當牛得草問起狗尾巴肯不肯教戲時,老人說:“狗尾巴在舊社會受過苦,為人耿直,不耍滑。”當晚,牛得草買了張前排的戲票,聚精會神地觀看了狗尾巴演出的《唐知縣審誥命》。
  
    到洛陽的笫三天,牛得草終于在燒茶爐老人的幫助下見到了狗尾巴。他是一位年過半百、身材瘦小的老人。牛得草大步迎上前去,說:“老師,請受開封后生丑角牛得草侄兒一拜!”說著就往下跪。老人連忙把牛得草扶起來,對他說:“現在是新社會啦,不興這個禮啦!”牛得草講述了自已跑幾百里路來學戲的原因和心情。老藝人聽后很受感動,又打量了一下這個彬彬有禮、質樸敦厚的小伙子,然后說“中!”
  
    老藝人把牛得草領到后臺,就和他坐在戲箱上細談起來。老藝人對牛得草說:“我是用老生來演唐成的,當然要比丑角演的效果差了。你師傅說得對,這出戲是演丑的看家戲。如果你能把這出戲接過去,那是再好不過了!”聽了老藝人的話,牛得草十分感動。老藝人見他學藝心切,當晚就把《唐知縣審誥命》的故事梗概講了一遍。他倆約定,牛得草每天上午9點鐘在后臺聽說戲,晚上看演戲。
  
    此后的三四天里,牛得草每天上午9點鐘在后臺聽老藝人說戲,晚上看他演出。白天,牛得草把主要情節和唱段記錄下來,晚上看戲時再把老藝人表演的關鍵地方和唱腔標記在上面。臨別時,牛得草對老藝人說,自己想整理這出戲。老藝人狗尾巴說:“我演的這出戲,是民問流傳的老本了,很長,很雜,一演就是4個多鐘頭,使得唐成這個人物不突出,戲味不夠濃。你想整理這個本子,很好。你年輕,有精力,把這出戲整理出來,我日后入土也心安了……”
  
    回到開封后,整理《唐知縣審誥命》這出舊戲成了牛得草心中的一件大事。然而,此舉對于只在孤兒院念過三四年私塾,后跟開封李春芳(此人非是李志貞的胞妹)老人學過一點兒古文的牛得草來說絕非易事。在困難面前,他沒有望而卻步,而是憑著一股牛勁兒迎難而上。他買了一本小字典作為老師,把記下來的臺詞進行加工、修改、提煉,使之形成骨架,然后再一場場地整理,去掉一些與展現唐成人物性格無關的情節,只留下唐成上任、遇民女林秀英告狀、審誥命等主要情節。
  
    1953年元旦前,牛得草整理出了《唐知縣審誥命》的第一稿,然后到處征求意見。春節期間,他閉門修改,到3月份就整理出了第二稿。與第一稿相比,第二稿更加精練,縮短了1個多小時的時間。此后,他又征求各方面意見,繼續修改,形成了第三稿,同時對唐成、林秀英、誥命夫人等主要人物的動作、唱腔進行了設計。
  
    同年的4月8日,由牛得草掛牌主演的《唐知縣審誥命》終于在開封和平戲院和觀眾見面了。此后,舞臺上的清官形象除了黑臉包公外,又增加了一個官小膽大、執法如山的唐成。在開始演出的幾天里,場場客滿。這出戲從城里演到鄉下,從本地演到外地,久演不衰。
  
    這出戲越演越精,后來拍成了電影,成為“牛派”之代表作。
  
    二、東西流派兼容的狗尾巴,曾與多位豫劇名家共事
  
    對于祥符調(包括豫東調)與豫西調,有一種觀點認為原本是一家,但小寶不這樣看,這兩個地域流派原來是涇渭分明的,二者的真正融合是從近百年前才開始的。具體說,是從豫西調著名教育家周海水三進開封“探班”,踢開了大門之后,才有了東、西流派的交融。當然,這種交融絕不是豫西調名家到省城開封“朝圣”,而是禮尚往來,彼此之間都有名家到對方的“領地”演出。如張同慶、燕長庚、周銀聚、翟彥身、常香玉、湯蘭香等豫西調名家常涉足開封舞臺;祥符調名家,特別是在抗日戰爭期間,包括陳素真、姚淑芳、王秀蘭在內的名家也都到洛陽演出。狗尾巴王遂朝正夾在這個時間點上,也參與了這種交融。
前面說過,王遂朝在登封大金店煤窯戲班坐科,又曾得到開封豫劇名師孫延德的指教,可謂他兼容了兩個流派之長。同時他不是開封的“過往客”,而他常以英俊小生的形象,在開封舞臺上曾與多位名旦配戲。有史料記載的有:他與名旦馬雙枝合作演出《趕花船》、《蝴蝶杯》等劇,還與名旦司鳳英合作演出《春秋配 · 撿柴》、《玉虎墜》等戲。他常年與這些祥符調名旦配戲,使他的唱腔里不能不融匯祥符調的成分。
  
    舊社會的藝人四海為家,為生計常年奔波在外。他上世紀30年代在開封演出,查不清楚他以后的蹤跡。王遂朝回到老家后,先后在登封、鞏縣、偃師、孟津、洛陽等地戲班演戲,曾與崔蘭田、湯蘭香、翟燕身、張慶官、賈保須等合作。1952年調進伊川縣豫劇團。他為人正直,生活極為簡樸,傾心于戲曲藝術,深受同行敬佩。1958年1月在伊川病故,享年五十八歲。1961年遷葬于偃師縣老家。
  
    三、狗尾巴帶出來“小尾巴”
   
    王遂朝的徒弟胡發生,1933年出生于河南省偃師市府店鎮西管茅村,1948年參加偃師縣文工隊學藝工須生,拜豫西調著名老藝人王遂朝(藝名狗尾巴)為師,1953年到伊川縣人民豫劇團當演員,在唱法上保留了豫西靠山黃大本腔的老調,引起了觀眾的興趣,被譽為“小尾巴”。胡發生跟隨王遂朝多年,一直到王故去,又為王守孝三年,可以說是王遂朝的衣缽傳人了。他是豫西調紅臉老藝人,在唱法上保留了豫西“靠山黃”大本腔的老調,古樸蒼涼,蒼勁悲壯,大氣渾厚,酣暢淋漓,深受戲迷歡迎。現年80歲的他因腿摔傷,現在偃師老家頤養天年,他有一個溫馨的家,兒女都很孝順,與老伴相互關照,其樂融融。
   
    文革前,為搜集戲曲老藝人的唱腔資料,省里來人到洛陽作這項工作時,當時胡發生才30來歲,豫西調的領軍人物王二順認為他唱得好,就舉薦了他,才留下了《站城頭》(又名《申包胥掛帥》)及《闖幽州》兩段戲的錄音,后來雖錄制了幾段唱腔,但都不及這兩段。他的老師王遂朝有一出拿手好戲《唐知縣審誥命》,胡發生也學得很棒,在當地很是有名。本文就以小尾巴的《闖幽州》錄音作為結束。【原標題:生丑不擋、東西流派兼容的豫劇名老藝人“狗尾巴”】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戲文網 作者:唐小寶 2013-3-1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