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洛陽故城位于洛陽城東15千米洛陽市郊區與偃師市、孟津縣毗連處,北靠邙山,南臨洛河,是歷代定都總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且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城遺址。始建于西周時期,更始三年(25年),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于此,其后三國魏、西晉、北魏也以此為都,歷4代共330多年。北魏末年在戰亂中化為廢墟。今存遺址內城東垣殘長3895米,西垣殘長4290米,北垣長3700米,南垣已為洛河所淹,殘垣一般高出地面1~2米,北垣東段高出地面5~7米。城墻皆夯土板筑而成,周長約14千米。城內主要建筑為宮城、宮殿、衙署、苑囿等。北魏宮城為長方形,南北長約1400米,東西寬約660米。太極殿為宮中正殿。
故城內的重要遺址有:內城、外郭城城垣,宮城,金墉城,北魏永寧寺,東周墓地,太學遺址,東漢明堂,辟雍,東漢靈臺,北魏洛陽大市、白馬寺,東漢刑徒墓地,東漢墓園等。
漢魏洛陽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包括閶闔門保護展示工程、內城東北城墻保護展示工程、太極殿和銅駝大街保護展示工程以及漢魏故城遺址博物館等。這些工程將與白馬寺連為一體,在漢魏洛陽故城形成以白馬寺、太極殿、閶闔門、銅駝大街、永寧寺塔基、內城東北城墻為核心的面積近千畝的一個大型考古遺址公園。
原標題:漢魏洛陽故城考古遺址公園(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