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洛陽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

2014/12/18 11:15:59 點擊數: 【字體:

    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唐代王建在《北邙行》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原名洛陽古墓博物館,占地面積130余畝,建筑面積8200余平方米,由一組仿漢代建筑群和一組仿北魏建筑群組成,1987年建成開放。其面積之大、風格之別致、收集古墓年代之久、類型及數量之多均屬世界首位,是中國一大奇觀。因此,洛陽古墓博物館既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館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館。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分為歷代典型墓葬、北魏帝王陵和古代壁畫館三大展區。

    歷代墓葬區

    歷代墓葬展區位于館東部,占地44畝,建筑面積7600平方米,為一組仿漢代建筑群。整個建筑分為地上、地下兩部分。

    地上建筑又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前半部分由南往北依次為漢白玉石門闕、館表;進而為“太虛”大殿,殿內置洛陽歷代陵墓分布砂盤,殿前左右兩側置復制的漢代大型漢白玉天祿、辟邪獸一對;殿后為玄堂,是出入地下古墓陳列室之所在;兩側是東西配殿,東配殿設有“夏商周典型墓葬模型”;“漢代帝王出殯儀式群塑”“民國初洛陽民間出殯儀式群塑”等展室。配殿與玄堂之間有游廊相連。后半部地面高于前半部2米,建有四角樓和“瓊閣”。四角樓是地下四個大廳的地面延伸部分,為地下展室通風、采光之用。南北中軸線青石板通道兩側,設置2.5米高的漢白玉人身獸首十二生肖雕像。

    地下部分平面呈“口”字形,四角建兩漢、魏晉、唐宋、綜合等四座大廳,按時代順序陳列歷代出土珍貴文物。四大廳之間有3米寬的通道相連,通道兩側即是搬遷復原的上自兩漢、下迄宋金的歷代典型墓葬25座,將洛陽地區自夏至宋金三千余年的歷代典型墓葬展現于人們面前。這些墓葬千姿百態、色彩斑斕,或古樸典雅,或深邃宏大,或豪華別致,或富麗堂皇,其建筑風格各異,反映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一個側面。25個墓葬總計陳列文物597件,諸如兩漢、魏晉、北魏的陶俑和生活器皿、唐代三彩,無不閃爍著時代的光輝。特別是西晉、北魏和唐宋的墓志,更是研究書法和補史證史的珍貴資料。

    北魏帝王陵墓展區

    景陵封土呈圓形,直徑110米,現高24米。地宮置于封丘之下,坐北面南,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等部分構成,全長54.8米。墓室平面近方形,長、寬各7米,高9.5米。墓壁從3米多高處,往上砌磚,逐層內收,形成四角攢尖頂。棺床置于墓室西部,由15塊方形大青石板拼成,整體為長方形。甬道和墓室地面均以長方形青石板鋪砌,建墓用磚皆為特制長方形青磚,地宮磚壁表面均涂刷成黑色。

    景陵歷史上屢遭盜掘,地宮內僅出土青瓷盤口龍柄壺、青瓷缽、陶硯、石帳座、石燈等十余件文物,這些器物的發現說明,景陵地宮內陳設已超越了北魏陵寢制規定的不設明器、不置素帳和瓷瓦之物的限制。而在墓道口西南10米處出土的一尊殘高2.9米的無頭石翁仲,神道石刻彌補了史書記載的缺漏,對研究北魏時期的陵寢制度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景陵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元悻墓墓室頂部繪有一幅天象圖,畫中有300多顆星辰,亮星之間有線相連,銀河縱貫全圖南北。這幅圖比《敦煌星圖》早約400年,是研究我國古代天文學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古代壁畫館

    古代壁畫館展區,由《圖畫天地 品類群生——古墓壁畫的發展歷程》《古代壁畫科技保護》和《七彩華章——河南古墓壁畫》三大部分構成。壁畫館一層為觀眾展示了古代墓葬壁畫的發展歷程和古代壁畫科技保護工作概況。這些壁畫涉及西漢、東漢、魏晉、唐宋和金元等多個朝代,壁畫墓的墓主人上自皇帝、嬪妃、達官貴人,下至地方小吏、普通百姓。這些壁畫形象清晰、細膩,題材內容寬廣,涵蓋天文、地理、人事、神靈,堪稱一部用圖像寫就的中國歷史,已經成為中國古代繪畫藝術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其他典籍資料無法比擬更無法替代的歷史文化價值。

    千年石棺,將古人帶到想象中的另一個世界,那里是他們理想中的家園,靈魂的皈依。當隔絕陰陽兩個世界時空的墓門被關閉時,一段生活、一段往事、一段社會、一段歷史也隨之戛然而止,它們在這一刻凝固、封存。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民航報(2013-11-2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