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是個縱橫家
2014/12/8 9:15:2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中學時代,我一直以為賈誼是儒家知識分子,看他的《過秦論》,扯著嗓子罵秦國,多義憤,多理想主義啊。后來讀了《史記》,說賈誼的恩師吳公是李斯的學生,吳公當過的官很大,相當于河南省委書記和大漢中央政法委書記。受師傅師祖的影響,賈誼多少應該有點法家氣。
但后來研讀賈誼的文章,我感覺,所謂儒家法家,都是表面現象,其實這家伙首先是個縱橫家。
所謂縱橫家,說得復雜點,指戰國時期一批從事政治活動的謀士,察言觀色,朝三暮四,以“合縱”、“連橫”的主張游說列國君主,“橫成則秦帝,縱成則楚王”,對當時形勢有很大影響。說得簡單點,就是一幫窮書生,通過揣摩領導心理,為個人謀求好處。說得深刻點,這種人和弄臣、嬖臣沒有什么本質區別。當然縱橫家可以高尚其事,說自己智商更高,關注的事情更大,對國家更有貢獻。但往反了說呢?縱橫家豈不是制造了更大的罪惡?畢竟不少戰爭都是因為他們的游說所致。在他們的如簧巧舌之下,躺著多少無辜的冤魂?
而縱橫家要做到這些,和弄臣、嬖臣一樣,必須懂得游說技巧,據我觀察,他們有一個最基本的游說準則:無論如何,都不能影響君主的生活質量。
在中國,沒有一個縱橫家會像儒生那么傻,說:“領導,你要以身作則,節衣縮食,做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啊。”君主聽到這些,脾氣好點,還會打打瞌睡忍著;脾氣不好,會馬上端茶送客。若在大一統時代,這樣勸領導,有可能還是找死。賈誼才不會犯這種錯誤。
你看賈誼怎么游說文帝的:“使為治,勞志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樂與今同,而加之諸侯軌道,兵革不動,匈奴賓服……以陛下之明達,因使少知治體者得佐下風,致此非難也。”
意思是,如果我提出的建議,讓領導您的生活質量有一點點降低,就當我放屁。但我提出的建議,不但絲毫不會降低您的生活質量,還能讓您成為古往今來最偉大的君主,您還猶豫什么呢?領導,咱們動手吧!
在這種情況下,文帝舍得說“N O”嗎?除非他是一個腦殘。(史杰鵬)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201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