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州知事沒有達到目的,心里很不平衡,便將劉禹錫從城南郊外折騰到城北郊外,住房也由原來的三間減為一間半,心說我看你劉禹錫還樂不樂?通過這次折騰,劉禹錫的住房雖然小了,不臨江,但靠河,河邊楊柳依依,煞是好看!劉禹錫心胸豁達,樂觀向上,很是滿足,便又撰寫了一副對聯貼于門上:“楊柳青青河水平,人在和州心在京。”此乃二遷。
和州知事見劉禹錫仍很高興,氣就不打一處來,他惱羞成怒,說你劉禹錫不是喜歡江河風景嗎?今天我就叫你既不臨江,也不靠河,住房也只給一間僅能容下一榻一桌的小屋,這回就叫你去哭吧!
誰知劉禹錫住進小屋后,依然笑口常開,興趣不減,觸景生情,遂寫下了流芳千古的名篇《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并請人刻碑立于門前,以志鞭策自己。面對睿哲堅強的劉禹錫,和州知事這個心懷叵測的老兒,真的沒轍了!
這就是劉禹錫三遷“遷出”的至今仍為人們傳誦的《陋室銘》。【原標題:劉禹錫與《陋室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