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走進洛陽 >> 印象洛陽 >> 瀏覽洛陽

洛陽的“天子駕六” 車馬坑

2014/5/15 16:57:08 點擊數: 【字體:

洛陽的“天子駕六” 車馬坑
 
 
洛陽的“天子駕六” 車馬坑
 
 
洛陽的“天子駕六” 車馬坑
 

洛陽有一座王城廣場,廣場中心矗立著一座由六匹馬駕車的雕塑!該雕塑下即為2003年成立的“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其前廳重點展示東周王城的位置、布局和周王更替的歷史資料,并用亞字形大墓和陪葬坑的模型以及出土的東周時期的陶器、玉器、青銅器等來展現洛陽東周時期的物質文化。其后廳為一座長40馀米、寬、米多的原址保護展示的東周時期的車馬坑。

這座大型的車馬坑是該館展示的主體,于2002年夏修建洛陽王城廣場時發現。車馬坑近南北向,坑內殘存車25輛,馬70匹。根據車轅兩側馬的對稱和車與馬的對應放置,該坑應葬車27輛,馬76匹。馬為二匹一排或四匹一排或六匹一排。車分東西兩列,均由北向南依次放置,東列12輛車,西列15輛車,其中有一輛車由六匹馬駕馭,因此這座車馬坑被稱為“天子駕六”車馬坑。

關于“天子駕六”的起始年代,從文獻上看有四種說法。第一種是夏代說。北宋高承《事物紀原》卷2“駕六”條說:“按《夏書·五子之歌》”曰:‘若朽索之御六馬’,則駕六之制, 夏后已然,非自秦始皇也。”第二種是商周說。《后漢書·輿服志》記載:秦并天下,閱三代之禮,秦始皇依殷王乘大路的習俗,作金根之車。漢承秦制,“所御駕六,馀皆駕四,后從為副車”。《周易》京氏、《春秋》公羊說皆云“天子駕六”。《逸禮·王度記》曰:“天子駕六馬,諸侯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第三種是秦代說。《史記·秦始皇本紀》說:秦兼天下,自以水德,“數以六為紀”,故始皇帝始“乘六馬”。第四種是漢代說。鄭玄認為“《王度記》云‘天子駕六’者,自是漢法,與古異耳”。 對“天子駕六”產生的年代分歧,自漢代以來史學界一直無法定論。

此次發現的王城廣場天子駕六車馬坑,出土遺物較少。從器物特征、風格看,其時代當在春秋中晚期。該車馬坑西南20米處有一甲字形大墓,墓室長8.5米,寬7.8米,深13.8米,該車馬坑當為此墓陪葬坑,此甲字形大墓暫未發掘。從馬骨鑒定報告看,六駕車中的馬在骨骼尺寸方面,其橈骨、掌骨、跖骨測量數據的平均值均明顯大于該車馬坑所有馬骨的平均值,這六匹馬當是骨骼較大的馬。這正與天子的身份相符。

從這座春秋時期的天子駕六車馬坑來看,關于“天子駕六”起始年代的說法,秦代、漢代說不可靠,而夏代說由于無考古資料佐證,其真實性則不敢斷然否定。但可以說,本次考古發現證明最遲從春秋時期就有了天子駕六的禮制。洛陽的“天子駕六”車馬坑位于東周王城的東半部。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在東周王城內發掘了大量東周墓,主要分布于王城的中部和東部地區。特別是東部地區,既有亞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特大型墓葬,還有很多馬坑和車馬坑。1957年和1973年發掘的西郊一號、西郊四號甲字形戰國墓,為積石積炭結構。其中西郊一號墓出土的一件石圭上墨書有“天子”二字。近年來在洛陽市二十七中學院內發掘的兩座春秋早期的特大型墓,一座為中字形,一座為亞字形。在亞字形墓內出土有銘文“王作鼎彝”的銅鬲和銘文“王作鼎 彝”的銅鼎,推測此墓為天子之墓。所以!洛陽“天子駕六”車馬坑所在的東周王城的東半部即為東周的王陵區。該王陵區的確定,與王城西南部的宮殿區和北部的作坊區一起,為今后東周王城布局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框架。

該車馬坑是目前洛陽發現的最大的車馬坑,無論是坑的規模,還是坑內馬和車的數量之多,在全國都是少見的。由六馬駕一車的車馬坑目前發現的還有三處:一處是2002年湖北棗陽九連墩楚墓陪葬的1號車馬坑,一處是2005年陜西長安戰國秦陵園遺址中的車馬坑,第三處是2006年洛陽市唐宮路小學發現的1號車馬坑。前兩處均為戰國之際“禮崩樂壞”的譖越現象,而第三處為僅有一車的小車馬坑,與天子的規格極不相稱。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市文物工作隊(2014-01-24)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唐三彩并非專為殉葬燒制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