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走進洛陽 >> 印象洛陽 >> 瀏覽洛陽

“老城尋夢”之一 逛老城,恰似遇故人

2014/4/24 16:50:08 點擊數: 【字體:

“老城尋夢”之一 逛老城,恰似遇故人

老城東、西大街店鋪林立 (資料圖片)

“老城尋夢”之一 逛老城,恰似遇故人

小巷深處老宅幽靜 (資料圖片)
 

     4月牡丹開,游客紛紛來。作為本地人,家門口就是牡丹,不必再跟外地客人擠著去公園湊熱鬧。不如逛逛老城吧,摸摸這個城市的根,熟悉一下平日來不及細瞧的風景,說不定,你會有新的發現。

    老城的生活節奏,要比市中心慢半拍。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在老城信步游街,有時會產生如見故人的親切感。

    史學家們好在“老城”前面加上“金元”二字,強調老城的滄桑與厚重。隋唐洛陽城屢遭戰火,到金代已經殘破不堪。金以洛陽為中京,另筑了一座新城。此后元取代了金,明滅了元,清顛覆了明,幾經改朝換代,新城變為老城。

    逛老城,重點在東、西大街。外面的世界日新月異,我們在東、西大街上仍能找到一些不變的東西。

    從老城西門——麗景門進去,就是西大街;一直往里走,過了八角樓,就是東大街。窄窄的石板路兩旁,宣紙鋪、毛筆鋪、酒行、小吃鋪、水席樓、膏藥鋪、雜貨鋪……沿街排開,古舊的招牌,迎風招展的幌子,和著嘈雜的人聲,恍如舊時代的電影場景。

    店堂幽深,店老板端著茶壺守著,或閑聊,或逗狗,或聽收音機,閑適從容,不像市中心的那些店鋪,服務員齊刷刷地像示威者一樣站著,人一進去便精神緊張。

    你若細心觀察,甚至還能在鼓樓下尋到修傘鋪。這樣的行當,在這個快餐時代快要絕跡了。修傘的顧客少得可憐,店主也不著急,悠閑地坐在門口曬著太陽,好像他并不仰靠這營生吃飯似的。

    老城人天生有樂天知命、知足常樂的脾性。有一家賣梨膏糖的,店主年已半百,尚與家人擠在祖輩傳下來的老宅里。據說他家過去是大戶人家,祖輩做生意攢了不少錢,逢年過節就熬梨膏糖,作為額外福利,分給店伙計們吃。洛陽解放后,他家的宅子被充公,孫輩們只占了宅子的一角棲身。該男子前些年下崗,只好熬梨膏糖,沿街叫賣,換倆錢花。雖然生活窘迫,但他并不怨天尤人,甚至還有把“百年梨膏糖”發揚光大、傳給下一代的理想。

    “我家的宅子,有200多年了!”該男子自豪地說。即便曾經的輝煌已如風散去,但仍能給他幻夢般的慰藉。

    攝影愛好者喜歡拍老城的老宅。東、西大街有很多明清時期的宅子。挑高的屋檐,朱門灰瓦,有些已經廢棄,雖然墻角交織著蜘蛛網,但多半還住著人。

    其中有一處大院,曾經的主人是個姓李的古董商。李家祖籍山西洪洞,明代遷到了洛陽,發家后購置了許多房產。東大街這一處,曾于民國時期翻修過,雕花木飾,兩層樓房,闊氣逼人。

    更多的老宅,已不知原主姓甚名誰。那深深的庭院內,長著不知哪朝栽下的石榴樹、葡萄樹,院角還圈養著幾只下蛋的雞。見有人來參觀,房主也不起身,慵懶地打個招呼,依舊蹲在院子里擇菜。

    這里藏著都市里的田園夢,契合不少人幼時的模糊記憶。故人雖不再,但幽夢長存。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晚報(2014-04-2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