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洛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游重渡溝—一次心靈的旅行

2013/10/28 15:29:46 點擊數: 【字體:


    重渡溝的路上,心中還有幾分疑慮,重渡溝還是那么美嗎,而當我再次跨入重渡溝景區,卻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是啊,重渡溝的確變的更靚了,靚的越發認不出來了……

    魏 魏 青 山

  八百里伏牛山特別垂愛巒川,在此留下了濃重的山水妙筆,而重渡溝更是妙筆生花,完好的植被把此山裝扮得郁郁蔥蔥,讓人覺得越發深沉而含蓄地透著溫柔。站在高山之上,但見云霧繚繞,峰巒疊嶂,好一幅北國山水畫廊。

  我愛山,愛欣賞荒涼凋敝的蒼山,有著老者的淡薄與深邃;愛欣賞雄壯險拔的奇山,有著長者的干脆與氣魄;也愛欣賞綿延婉轉的青山,有著少年的懵懂與靈活。如今我開始欣賞眼前這些帶著絲絲墨綠色哀怨溫柔的山,心仿佛完全被它包容并隨它一起跌宕起伏、忽明忽暗......

    潺 潺 溪 水

  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了這一方青山碧水,我凝望這水,靜靜地流淌著;象一個嫻靜的少女,又象一位守望中的婦人,那份溫柔,那份哀怨,點滴間讓我感覺到一種心靈的震撼。赤腳入水感受柔柔的水流,別是一份愜意。拿起一顆小石子,輕輕拋向水中,水面激起了圈圈的漣溢,那柔柔的漣溢在陽光下煞是亮麗。仔細觀察,重渡溝的水不像別處的山澗溪水碧綠可人、涓涓脈脈,這里的水過于洌,令人心畏,每過一潭一瀑,都能感到寒氣逼人,懾人心扉。飛虹瀑布:狂放不羈,千絲萬縷的水柱直線垂下,濺起點點水珠直撲胸懷,釀成的水汽滲入人的毛骨,讓人心寒膽顫;泄憤崖瀑布:一波三折,冰粉玉碎;像把冰冷的利劍發著寒氣。在這里水的狂放,水的輕俏,水的張揚,水的柔美無處不表現的肆意汪洋、酣暢淋漓;金雞谷瀑布:水自雞嘴蜂擁而出,縫崖成瀑;后又被雞胸懷揣,雞脖、雞頭、雞眼、雞嘴清晰可見,抬頭望去,瀑布象一個醉臥的少女,凝脂般的肌膚、柔媚的姿態、醉人的清寒......但那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翩翩的舞姿,又給人以醉酒的感覺。繼續往上走,不時會看到令人蕩氣回腸、動人心魄的景色:嘩嘩流淌的溪水以及跳躍的道道瀑布。這些瀑布形態各異:小的如珠簾倒卷,(像是一幅幅橫掛在半空中的彩簾,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七彩光環,)如夢如幻;大的如飛虹貫日,一瀉千里,讓人領略到“飛流直下”的宏偉氣魄。河水猛烈地敲擊著谷底的巖石,發出了雷鳴般的響聲,濺起一溝的清爽和激奮。

  最上邊較大的泉應屬劍插泉,相傳劉秀到此人困馬乏,劉秀看了山勢,抽出寶劍,高喊“水出來”,一劍插地,劍拔水出解了兵馬之渴。從此從山體內流出這碗口粗的清泉日夜流淌,永不停息,據當地一位老鄉講,此泉無論天旱少雨還是充沛雨季,始終流淌著這么大一股泉水。站在泉眼口,望著流出的瓊漿玉液,心情別提有多么的愜意,彎腰下蹲掬一捧流出的山泉,輕呷一口,甘爽清冽……

    幽 幽 竹 林

  如果說山是重渡溝偉岸的身軀,水是重渡溝日夜流淌的新鮮血液,那么翠竹則是鑲嵌在山水間的顆顆碧玉。走過蜿蜒崎嶇的林間小道,帶著一種近乎于神秘的感覺進入竹林,眼前是滿世界柔和寧靜的青綠,陣陣竹葉的清香沁入心扉。當你躺在松軟的竹林里,望著棵棵碧綠的竹子,是那樣的挺撥,排列如此錯落如此密致,好象是競相生長,直上云天,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沐浴陽光。微風吹來,只是扭動一下苗條的身材,任由葉子去竊竊私語。竹林間蜿蜒流淌著一條小溪,溪水清澈見底,那種意境,那種心態刻骨銘心,面對此情此景,我們收起東方人的矜持與含蓄,放開喉嚨大吼一聲,使我們的身心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滌蕩;晚上協好友慢步來到竹林邊,那種幽靜,那種釋然。望著遠方昏黃的燈光,身邊溪水流淌的叮咚作響,讓人陶醉,讓人舒暢。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竹一葉都那么有靈氣,如同進了世外桃園。逃脫水泥建筑物的包圍,遠離都市車水馬龍的喧囂,此時的你打開思緒的閘門,在這和諧的自然美景中自由徜徉吧!

    純 樸 民 風

  走進竹林深處,來到翠竹掩映之下的山鄉農舍。熱情好客的主人,忙迎我們坐在濃綠的葡萄架下,端上杯杯澄黃的香茶,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這里的民風依然樸實如初,老鄉的笑容同樣憨厚可親,招待游客的飯菜仍舊美味可口。上山路上,經過一個攤點,一位慈祥的老大娘,經營著她從遠處背來的山貨,還有一袋灰色的山梨,歲月的滄桑也遮擋不住那曾經的清秀面龐。只見她笑吟吟地望著我們 ,熱情地請我們歇息,按價三元賣給我們九個梨,可老大娘執意再給五個梨,我們不肯要,老大娘說“我們山里沒什么好吃的,你們是遠到的客人,多給幾個略表心意”。多么誠懇的話語,望著大娘的背影,我們的心里曖曖的。

    百 年 農 耕

  在一條竹林漫石急瀉而下的小溪兩側,是爬滿青藤的曲徑長廊,當您走過長廊進入農耕村,時光晃忽倒退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身著花格粗布的閨女們扎著長發辮子,叼著旱煙袋的男子們全部身著長袍大褂;村子里除了幾間舊瓦房以外,清一色土墻草房;村民們用的是自蒸的高粱酒和自建油房(用50斤大錘擠打出的芝麻油、黃楝油);婦女紡織從搓花捻到坐上黃道婆時代發明的織布機穿梭織布表演得惟妙惟肖;集市上堆滿的竹筐、竹籃、菠蘿、茓子應有盡有;鐵匠鋪里,打鐵人制造的鐵環、鐵鋤、镢頭、肉釵等種類齊全;在景區不叫“宴席”叫“吃桌”,上的是正宗農家飯,盛具全部是粗瓷大盤大碗;這里不叫調味叫“佐料”,一律是用草木灰自行炮淋的石堿,用大黑缸淋得柿子醋,有小花磨拐磨的五料面,酸漿點的白豆腐,小菜園自種的農家菜,百姓們自蒸的狼戴帽、棗花饃、錢驢、虛糕,用大搟杖搟出的綠豆面和白面葉、紅薯面條;民間游玩更有趣,當枱、打棒、滾鐵環、蹈雞、踢毽、蕩秋千.山野小廟,燒香磕頭,還有“不準窩藏土匪”“不準慢待老人”“不準通奸賭博”的村規民約。

  渡溝的山因水而秀,樹因水而旺,竹因水而翠,石因水而奇,溝因水而動,人因水而聰。從溝中那彎曲、清幽的甬道穿過,身邊順溝流下的溪水以及每走一段就要勇敢跳躍的一道道瀑布讓南方人見了如歸故里般的惆悵,北方人視之如入水鄉般的心蕩。閉上雙眼,愜意而又親密的感觸回味重渡溝的山、重渡溝的水、重渡溝的綠意,重渡溝的活力。我的掘筆雖描寫不好重渡溝的美景,但心已陶醉。在此借用著名作家張一弓的贊美詩:“高峽飛瀑藏幽徑,綠水秀竹懷古情; 豎看山水橫看竹,上聽鳥語下聽泉”作為對重渡溝的仔細品味。

  再見了重渡溝,一個美麗的地方。

  再見了重渡溝,一次心靈的旅行。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旅游網 2007-12-28
0
下一條:重渡溝游記上一條:夢酣小浪底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