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城市與羅綺

2016/4/1 9:59:26 點擊數: 【字體:

城市與羅綺
 

持蓮仕女 張大千/作 中國嘉德供圖

 
  自古以來,羅綺就深受人們喜愛,被廣泛用于制作衣、被、鞋、帽、巾、帶、帳、旗等,也用于車子和房屋的裝飾,對人們的生活和審美,都有著深遠影響。

  但是,羅綺驚艷出場的空間幾乎都在城市里,甚至作為城市繁榮的符號被廣泛使用。賀鑄《水調歌頭·彼美吳姝唱》詞寫道:“千坊萬井,斜橋曲水小軒窗。縹緲關山臺觀,羅綺云煙相半。”萬俟詠《安平樂慢·瑞日初遲》詞寫道:“有十里笙歌,萬家羅綺,身世疑在仙鄉。”丘崈《洞仙歌·江城梅柳》詞寫道:“見九衢、車馬流水如龍,喧笑語,羅綺香塵載路。”這些詞句寫出了城市的熱鬧和繁華,羅綺意象于有功焉。

  當然,最有名的是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一詞。其中有“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的句子。盡管羅大經《鶴林玉露》中說,金主完顏亮欣然有慕于該詞所描繪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但不容否認的是,這首詞中的“珠璣”和“羅綺”卻是杭州城富庶繁華的標志。沈祖棻先生曾敏銳地指出,在城市諸多物品中,“只拈出珠寶眾多和服裝精美兩點,來形容這個消費城市的特色,其余自可想見”。

  羅綺穿在女性身上,就成為了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不過只在元夜和春游兩個特殊的場合,才有著高度集中的反映。

  根據傳統習俗,元宵之夜都要張燈結彩,以示慶賀。女性難以拒絕這種火樹銀花的誘惑,紛紛走出閨閣閫帷,成為夜游一族。沈佺期《夜游》詩中說:“今夕重門啟,游春得夜芳”“管弦遙辨曲,羅綺暗聞香。”張蕭遠《觀燈》一詩道:“十萬人家火燭光,門門開處見紅妝。歌鐘喧夜更漏暗,羅綺滿街塵土香。”趙以夫《漢宮春》詞寫道:“今夕偶無風雨,便滿城簫鼓,來往紛紛。鰲山寶燈照夜,羅綺千門。”夜游觀燈的女性,身著羅綺,為城市夜景增色不少,所以文人從香與色兩方面多有描繪。

  春天氣溫回暖,山明水秀,蟄伏了一冬的人們,熱衷于以春游的方式來紓解胸中的積郁,身著羅綺徜徉郊野的女士無疑備受關注。如杜甫的《麗人行》詩中說:“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詩中的麗人,乃是楊貴妃的姐姐們,她們穿著羅綺、佩著金孔雀、銀麒麟,著裝和配飾的奢華,凸顯了她們身份的高貴。章碣《曲江》詩寫道:“日照香塵逐馬蹄,風吹浪濺幾回堤。無窮羅綺填花徑,大半笙歌占麥畦。”春天的曲江,道路上甚至連麥地上都滿是身穿羅綺的女性,她們吹笙唱歌,熱鬧非凡。韓偓《御制春游長句》中說:“馬嘶廣陌貪新草,人醉花堤怕夕陽。比屋管弦呈妙曲,連營羅綺斗時妝。”在韓偓筆下,女士們把穿著羅綺春游,作為一個爭妍斗艷、競相比美的盛會。

  需要指出的是,羅綺雖然出現在城市,卻來自于鄉村。鄉村社會男耕女織,羅綺由默默無聞的鄉村女子織就,卻在城市社會中使用,以致鄉村女子“蓬門未識羅綺香”。王周《采桑女》寫道:“渡水采桑歸,蠶老催上機。扎扎得盈尺,輕素何人衣。”鄉村采桑女辛苦織就的綾羅,不知道會被什么人所穿,詩歌給人想象的空間很大。張俞《蠶婦》一詩道:“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城市人無須養蠶卻遍身羅綺,辛勤紡織的蠶婦反而穿不上,詩歌除了對比,還隱含著一種控訴的意味。通過貿易,鄉村織就的羅綺可被輸往城市;而更有甚者,則是通過橫征暴斂掠奪羅致。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說:“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詩歌直言不諱地指出,朝廷所賜羅帛乃是剝奪聚斂得來的。

  張愛玲曾說,不圓滿的生命如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羅綺色澤鮮明,質地柔軟,雖然產自鄉村,卻成為了城市的符號。這種吊詭,是不是意味著華美的羅綺上,也爬滿了虱子?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